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寡头垄断市场下的广告竞争策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寡头垄断市场条件下 ,给出了广告竞争下进行同时决策及两阶段决策时的广告策略模型 ,得出了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广告策略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 ,说明了在不同情况下广告策略的选择 ,并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利润最大化时的市场份额的确定。  相似文献   
2.
3.
产业集群是国际或区域竞争优势的源泉,其网络的整体结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集群内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了集群网络的整体结构特征有哪些,结构特征如何表征,及其对集群创新能力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等问题。从实践的角度,以我国德阳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为实证对象,运用上述理论分析的结果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具体研讨了我国西部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对集群创新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的若干对策,对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对西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6σ/QFD/TRIZ集成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RIZ作为一种创新方法拥有一系列的问题解决工具。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何时应该对产品采取创新设计,以及如何满足客户需求方面,TRIZ的工具有其局限。而6σ管理流程和QFD技术正好可以弥补TRIZ在这些方面的不足之处。本文首先分析了6σ/QFD/TRIZ集成的理论依据;接着对三种方法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各自的优劣势进行比较分析;从系统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基于6σ、QFD与TRIZ集成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总体框架及流程,主要包括基于6σ的创新流程控制过程、基于QFD的参数分析过程以及基于TRIZ的问题解决过程。并以手机Flip部件的产品创新设计为例,从这三个过程分别进行了验证性的释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416个有关企业环境技术创新情况的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的PLS路径分析方法,从整合内外驱动的角度,探讨了企业选择环境技术创新的行为机理.研究表明,作为内部驱动的企业追求竞争优势的渴求,直接驱动了这一行为:而被视作外部驱动的利益相关者压力、组织合法性则需要在管理诠释的中介作用下,间接驱动这一行为.另外,与单独的内部或外部驱动进行比较,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整合内外驱动的模型,更优地解释了企业对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选择.因此,企业通过提高各种内在竞争的激励举措,将极大提高其对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主动选择:对于政府而言,通过大力建设环境组织在内的非营利组织,增加外部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沟通,将使外部压力在驱动企业开展环境技术创新行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一般股权和技术股权激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研究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特点 ,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如何在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实施一般股权激励和专门针对技术人员的技术股权激励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确定的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云飞  唐小我 《系统工程》2003,21(4):112-115
在各分厂成本函数和最终产品需求函数已知、各分厂产量相同和产量不同情形下的中间产品最优转移价格确定的基础上。讨论在成本函数和需求函数未知、各分厂产量呈一定比例的条件下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确定方法,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多重不确定条件下发电与CCS技术的两阶段投资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重不确定性条件下,将燃煤发电投资和CCS技术投资统一在一个两阶段的投资决策模型框架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昂的投资成本使得企业宁愿选择购买碳排放指标也不愿投资CCS技术,政府补贴对激励企业投资CCS技术存在直接和间接的效应。保持碳排放价格稳定也能激励企业投资。基于CCS投资期望首达时间导出了补贴规则。将CCS技术投资看作更新期权,与NPV决策方式比较,更新期权的存在抬高了企业价值,降低了发电投资的门槛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