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
复杂系统的遗传-模糊建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复杂系统的模糊建模问题,提出了一种遗传.模糊建模新方法。首先,利用竞争学习算法对输入空间进行自适应聚类,基于聚类结果提取模糊模型的规则前件隶属函数参数,采用局部最小二乘法求得规则后件参数,从而初步建立起系统的T-S模糊模型。然后,对规则前、后件参数进行编码,借助于实值编码遗传算法优化模糊系统。最后,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干湿循环法制备抗菌性 5A 沸石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探索了制备抗菌性沸石的新方法———干湿循环处理法,采用5A沸石分别与抗菌性离子Zn2+、Ag+、Cu2+的溶液进行干湿循环处理,制备抗菌性5A沸石。研究了反应条件,如温度、浓度、循环次数对沸石中抗菌性离子含量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测试了抗菌性5A沸石的耐洗涤性能和抗菌性5A沸石对黑曲霉菌、大肠杆菌及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的抗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干湿循环法制备抗菌性沸石,具有抗菌性离子含量多,抗菌性能好,方法简便,反应时间短,节约原料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日前,中国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表示,在今后10至15年,中国经济将从飞跃阶段进入稳定发展期,正是需要对基础科学研究实施高投入的重要阶段,国家要争取使中央财政科技拨款中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尽快达到20%。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去年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达创纪录的1539.6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1%。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87.717.元:占5.7%。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开设的滑雪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正确处理好整体性与局部性、多元性与一元性的关系.构建了以安全知识、技术原理等为理论教学内容,以高山滑雪等为实践教学内容,以滑雪场地、器材等为隐蔽教学内容的滑雪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甄波波 《科技资讯》2012,(26):83-83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数量多、吨位重、体积大,搬家换面工作较为复杂,又由于综采工作面推进速度快,搬家换面次数相应增多,设备的安装与撤除次数也相应增多,因此怎样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费用及最好的方法来完成这项工作,对于保证矿井均衡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综采工作面设备的安装顺序及安装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合理巧妙地运用这五要。同时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9.
本文设计了一种可控硅励磁控制装置,用以代替发电机组上的直流励磁机.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一种基于p型量子阱红外探测器(QWIP)和发光二极管(LED)的新型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该器件作为一种p型量子阱红外探测器(QWIP)和发光二极管(LED)的有效集成器件, 可以将QWIP探测的长波红外信号经光电转换过程后变成LED在近红外的发光. 通过电学直接读出方式和近红外(0.87 μm)光强度变化读出方式, 从实验上测量了器件的红外响应光谱, 设计与制备的器件实现了从长波红外(7.5 μm)向近红外(0.87 μm)的波长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红外-近红外波长变换途径有可能导致红外焦平面技术体制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