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4篇
  2016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上市公司生命周期划分方法实证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已有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模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文献中出现的管理熵法、产业增长率法和现金流法3种常用的企业生命周期划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展开实证比较研究。研究发现,虽然以上方法在不同学者各自的研究中均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对中国上市公司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划分的结果却并不一致,不同方法所得结果之间在统计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运用以上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资本结构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3种方法的划分结果并不能很好反应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资本结构的差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碳限额交易机制下碳交易价格对供应链碳排放的影响,我们引入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建立制造商处于领导地位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供应链分散决策模式和集中决策模式下碳交易价格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供应链分散决策模式还是集中决策模式,对于清洁型制造商和低减排成本中间型制造商,碳交易价格的上升会使制造商最优单位碳排放量减少;对于高减排成本中间型制造商,随着碳交易价格的上升,制造商最优单位碳排放量呈现先减少再增加最后再次减少的趋势;对于污染型制造商,随着碳交易价格的上升,制造商最优单位碳排放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就最优单位碳排放量而言,集中决策模式下制造商最优单位碳排放量低于分散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消费者对产品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支付差异,建立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比较了政府不补贴、补贴制造商和补贴再造品购买者,分析政府补贴和消费者偏好对供应链决策影响.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再造品功能质量认可越高,再造品销售量及其利润越大,环境影响越严重;当消费者对再造品功能质量认可较低时,制造商可通过提高再造品环境质量来降低再制造准入门槛,提高再造品销售量,降低环境影响,但制造商利润会因竞争加剧减少;政府补贴提高了再造品销售量及其利润,但有可能加重环境影响,而政府补贴制造商或消费者的效果相同;从政府制定政策来看,当消费者对再造品的功能质量认可度较高时,政府采取补贴措施,而低于该水平时采取征税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信息不确定与信息不完全的不确定型决策问题,定义了基于证据理论的直觉梯形模糊诱导有序加权平均(DS-TrIFIOWA)算子.首先,介绍了直觉梯形模糊数及其相应的运算法则和集结算子.然后,基于证据理论和直觉梯形模糊数,并考虑到决策者观念特征,定义了DS-TrIFIOWA算子,分析并证明了该算子的性质,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DS-TrIFIOWA算子的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最后,利用算例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