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梯度思想的微齿轮图像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正切归一化函数对灰度图像模糊化,并计算该模糊图像的梯度矩阵;采用正弦函数对梯度矩阵进一步模糊化得到模糊梯度矩阵;采用基于归一化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来搜索最优的阈值λ对模糊梯度矩阵做截集,获取图像边缘点集合.实验中以不同微齿轮图像作为实验对象,测试了该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检测精度优于10μs,检测时间基本为1s,整体性能优于Canny算法和Pal-King算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标准容积卡尔曼滤波(cubature Kalman filter,CKF)在载体状态突变时滤波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渐消因子的强跟踪SVDCKF组合导航(strong tracking SVDCKF integrated navig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ple fading factors,MST-SVDCKF)算法.该算法引入SVD代替标准CKF中的Cholesky分解,提高了状态协方差阵分解迭代时的数值稳定性;通过卡方检验对系统状态进行评估,当系统出现状态突变时,采用多重渐消因子对预测状态协方差阵进行调节,使得不同滤波通道具有不同的渐消能力,以实现对载体真实状态的强跟踪.仿真结果表明,与标准CKF和传统STCKF相比,该算法调节能力更强,滤波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核磁共振测井渗透率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鑫  哈达 《科技信息》2010,(22):390-391
利用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器,对选取的碎屑岩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弛豫测量,考察了现有的三种核磁共振测井渗透率模型的适用性。从实验所用的岩心数据分析来看,由三种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计算得到的核磁渗透率相差不大,但对低渗透储层的适用性较差,对中渗和高渗储层适用性较好。通过建立在实验室软件基础上的三系数回归方法得到的核磁渗透率计算精度较高,且有很好的相关系数,对所有储层都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源数目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声纳探测领域的一个难题。通过研究特征子空间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源数目估计算法。该方法在盲源分离结果的基础上,基于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正交的原理,建立了子空间代价函数来估计观测空间的源数目。同时,通过仿真和水池实验,对该方法的性能做了研究,并与基于信息论准则中最小长度描述准则的源数目估计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和水池实验结果表明,该源数目估计算法能得到准确的源数目,并具有较好的抗噪性,在水声环境中具有更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当前城市景观整治现状,结合近年间合肥市旧城更新改造经验,从方法论角度探讨城市街道景观整治的设计方法.以城市五要素的设计体系--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为基本框架,详细阐述了各要素的设计思想,以期为之后的旧城更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架次识别对于窄带雷达编队目标的探测与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最小熵准则提出了稀疏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FrFT)最优变换阶次估计算法, 首先将雷达回波数据的FrFT结果的熵值建模为变换阶次的函数, 进而将变换阶次估计问题转化为稀疏优化问题, 利用稀疏重构算法获得最优变换阶次。最后,应用该算法分析窄带雷达多波门回波数据Doppler频率特性, 获取编队目标的架次信息。仿真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 所提方法避免了暴力搜索能够快速获得FrFT最优变换阶次, 将该算法应用于窄带雷达回波信号处理能够准确识别编队目标架次信息。  相似文献   
7.
动态目标防御技术作为"改变游戏规则"的防御技术,在对抗高级持续威胁中提供了一种主动变换的防御方法。虽然已有部分动态防御技术成功应用,但针对其有效性评估的研究还停留在小范围、单层次的技术上,从而阻碍了多层次融合的动态防御技术应用于实际部署。该文针对以上问题,首先以系统角度扩展了攻击面定义,建立了系统攻击面及其变化的参数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系统攻击面变化参数序列的评估模型,构建了攻击状态与系统攻击面变化参数之间的联系,解决了在较大规模网络拓扑下对多层次动态防御技术的有效性评估问题;最后以典型信息系统为案例,利用该模型评估了不同防御环境下动态目标防御技术的有效性,得到了直观且准确的结果,可以进一步指导动态目标防御技术效能优化问题和最优部署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高延性混凝土(HDC)短柱发生剪切-黏结破坏时的抗震性能,对7个HDC短柱和1个RC短柱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轴压比和配箍率对HDC短柱滞回特性、承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RC短柱和HDC短柱均发生剪切-黏结破坏,RC短柱沿纵筋的黏结裂缝充分开展后保护层大面积剥落,其破坏形态具有明显脆性,而HDC短柱沿纵筋的黏结裂缝在纤维桥联作用下得到良好控制,未见保护层剥落,其破坏表现出延性特征;与RC短柱相比,HDC短柱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均有明显提高,HDC短柱的极限位移角提高幅度为43%~112%,极限位移角处累积耗能提高幅度为39%~184%;HDC短柱在不同性能水平下的层间位移参考指标明显大于RC短柱,有利于实现抗震性能设计.  相似文献   
9.
熊鑫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49-150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就我国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人才培养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解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之策,以为我国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熊鑫 《科技信息》2009,(25):217-217,222
现有体育课的篮球教学中可以了解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篮球基本知识以及技战术,如三步上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等,而忽视了篮球规则的重要性。其实真正会打篮球的既懂技战术又了解篮球规则,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全面而深刻理解篮球运动的内涵,打下较扎实的篮球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