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大豆不同抗性品种感染胞囊线虫后防御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线4号和合丰25两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接种大豆胞囊线虫,研究大豆胞囊线虫对抗感品种大豆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线4号被线虫侵染后,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都有所增加,其活性均高于感病品种合丰25。在没接种之前,抗线4号除过氧化物酶稍高外,其它两种酶活性并不高于合丰25,只是在接种线虫后,抗线4号在线虫侵染后诱导了防御酶活性的表达,合丰25在线虫侵入下酶活性增加缓慢,因此认为防御酶活性可以作为大豆抗胞囊线虫的一个生化指标。图3,参22。  相似文献   
2.
大豆根围土壤线虫种类丰富,有些为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其中胞囊属线虫(Heterodera spp.),螺旋(Helicotylenchus spp.)、盘旋(Rotylenchus spp.)、拟盘旋线虫(Pararotylenchus spp.)及真滑刃(Aphelenchus spp.)等植物线虫在大豆田分布普遍,对大豆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利用贝漫浅盘法收集不同轮作体系下0~20cm、20cm~50cm、50cm~80cm大豆根围土壤线虫,研究不同深度大豆根围重要线虫分布情况,以从线虫生态角度评价土壤健康状况并探讨大豆合理轮作体系.结果表明,大豆各轮作体系土壤总体线虫、胞囊线虫、螺旋-盘旋-拟盘旋线虫及真滑刃线虫密度都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0~20cm和20 cm~50cm,米豆和麦豆迎茬大豆根围胞囊线虫密度较大,轮作胞囊线虫密度大于连作,各轮作体系间土壤总线虫和真滑刃线虫数量在3个土层差异不显著,休闲区螺旋-盘旋-拟盘旋线虫为优势种群.图10,参24.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检测土壤中的胞囊数量和单胞囊卵量,旨在探讨作物轮作方式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数量和单胞囊卵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连作与轮作大豆田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胞囊数量15 a连作和轮作分别为62.7个·(100g干土)^-1和67.5个·(100g干土)^-1,16 a连作和轮作分别为63.7个·(100g干土)^-1和64.7个·(100g干土)^-1;麦豆区田间大豆胞囊线虫胞囊数量显著高于米豆区。连作15 a和16 a大豆田的胞囊线虫单胞囊卵量低于50个发生频率分别为93.0%和89.0%;麦米豆轮作区,多于200个卵的胞囊出现频率最高,轮作15 a和16 a分别是51.0%和48.3.%。长期连作大豆虽然没有减少土壤中的胞囊数量,但却使胞囊中的含卵量大大降低。图2,表2,参13。  相似文献   
4.
微型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方法的改革,基本特征是仪器微型化和试剂用量少.通过微型化学实验和常规化学实验的比较,可以发现微型化学实验具有试剂用量少、效果明显、实验安全、绿色环保、对学生吸引力强的优点.所以大力推广微型化学实验符合教育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微型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方法的改革,基本特征是仪器微型化和试剂用量少。通过微型化学实验和常规化学实验的比较,可以发现微型化学实验具有试剂用量少、效果明显、实验安全、绿色环保、对学生吸引力强的优点。所以大力推广微型化学实验符合教育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