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针对板结构形状的规则性,提出用有限条法进行建模,将二维薄板的控制设计降为一维控制问题的设计。对模型进行模态分析,采用独立模态控制法,把原问题进一步降维,成为一系列标量微分方程的优化设计问题。从而减少了振动主动控制设计的计算量和难度,能够很容易地用线性二次最优算法求得控制反馈量。  相似文献   
2.
张楚贤  李世其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8):1986-1988,2011
针对三维复杂工程施工仿真,提出了一种基于UML技术的仿真方法。对仿真的全过程,包括仿真系统分析、模型设计、工程流程设计、三维仿真实现、仿真结果的评估、仿真的修改维护等进行管理。最后结合一个实际的复杂工程做了一个仿真实例,证明提出仿真方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3.
张楚贤  李世其 《系统工程》2005,23(5):98-102
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工程的建模和仿真方法。比较复杂工程和复杂系统的异同,以及复杂工程仿真和一般工程仿真的区别,由此总结出复杂工程仿真的特点和要求。提出根据面向人员以及所用方法论的差异,将复杂工程的建模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采用层次化的任务建模方法,面向实际工程人员,第二个阶段中采用模块化的实体行为建模,面向仿真技术人员。通过对仿真建模任务的区分,由各自擅长的人员完成,并通过层次化和模块化方法的采用,降低复杂工程仿真建模的复杂度,形成一种适合于复杂工程的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完全的建模混合系统的特性,提出从不同角度对混合模型进行建模。在此理论基础上,对混合系统进行两种不同模型的建模:基于自动机的状态模型,以及从系统理论出发的混合系统对象模型,并建立这两种模型的形式化表达,以此表达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这两种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为混合系统建模及其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证实两种模型的正确和有效。  相似文献   
5.
张楚贤  李世其  蔡冽 《系统工程》2007,25(2):111-115
本文的研究工程对象:生产线,制造单元,维修等工程系统.通过对这些工程系统进行分析,提出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根据这种层次关系,从系统角度,提出面向工程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在此方法中,仿真系统模型由任务模型,控制模型和实体模型组成,分别是实际工程系统中逻辑部分,控制决策部分和物理部分的对应模型.根据部分模型在系统模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以及不同特点,各部分模型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能更真实的反应系统的实际特征,并提高建模和仿真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