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探究了国际资本大幅流入风险的累积与发生机理,在现有国际资本大幅流入这种极端波动识别与度量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与其风险密切相关的宏观经济指标——汇率、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的波动情况,以2000-2016年38个新兴经济体为研究样本,构建了更加合理的方法对国际资本大幅流入风险进行了识别,并运用Logit模型、Probit模型和Gomp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资本大幅流入这种极端波动本身并不一定有风险,只有当其给一国经济金融带来脆弱性时才可能引致风险.全球波动性VIX指数和发达国家利率是重要的全球推动因素,外汇储备水平和资本管制水平是重要的国内拉动因素,区域传染因素也对其影响显著,而金融危机的冲击会导致影响因素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
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构成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目前所处的国际收支发展阶段,还反映出一国的资源稟赋、竞争力所在以及对外经济开放程度等.国际收支结构、阶段演变以及影响因素等问题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首先基于传统"国际收支阶段假说",对国际收支阶段影响因素进行了机理分析;其次,根据国际收支发展阶段,对全球50个国家1998-2014年的国际收支数据进行阶段的实际划分;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引入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国际收支阶段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人均GDP对国际收支阶段演变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符合Crowther的国际收支阶段假说;第二,金融深化程度(M2/GDP)对国际收支阶段演变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对国际收支阶段演变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这两个变量的显著性在已有文献中并未出现,是本文重要的创新和贡献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