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珠江三角洲小城镇耕地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佛山市南海区盐步为研究区域,采用GIS技术与方法,对其耕地动态变化及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987~2003年间耕地变化是盐步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类型,耕地年变化率达到4.50%,各村委会耕地面积变化存在差异;耕地主要转化为园地、独立工矿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城镇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占耕地变化面积的70.82%;耕地内部三级类型的相互转化趋势明显,主要是由灌溉水田向菜地进行转化;耕地景观格局变化明显,斑块数量不断增加,平均斑块面积急剧减少,耕地并4用不断破碎化,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化,耕地在研究区的地位不断下降;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耕地仍将呈减少趋势,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分别比2003年减少1.89和3.11个百分点。图3,表6,参11。  相似文献   
2.
彭飞云  叶长盛  雷慧敏 《江西科学》2016,(4):481-487,532
区域交通网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Arc GIS空间分析,结合Matlab等软件,并采用熵权法对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地区的交通优势度做出综合测度分析。研究发现: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交通网络密度差异明显,干线优势度绕鄱阳湖成"U"字型分布,4个经济中心成为区域内的发展引擎;2)因湖区的阻隔,区内公路网围绕鄱阳湖成环状分布;且由于长江的天然阻隔,促使区内交通网络向北通道成聚拢态势;3)交通优势度区域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邻接、集聚特征,南高北低,整体表现为以南昌市区"一主核",九江市区、景德镇市区"两次核",中心城市向外围城市逐渐降低的中心-外围型分布格局;4)交通优势度表现为偏正态分布;5)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耦合性,良好的交通网络是区域间经济联系和提升区位优势的先行条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广东粮食安全现状进行分析与预测,计算出保障广东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数量的底线:2005年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分别为212.22万hm2和0.0262hm2,2010年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为201.45万hm2和0.0237hm2.针对目前广东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实现广东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RAGA-PPC模型测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995~2015年县域交通优势度和综合经济实力,分析了交通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的动态变化特征及规律,并探讨了不同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交通优势度差异显著,地级市区明显优于县域单元,主要铁路过境地区交通优势较突出,其整体态势由南昌市区和九江市区构建的双核结构模式,向以南昌市区为"主核"的单核结构模式演变;(2)综合经济实力差异明显,地级市区综合经济实力突出,东北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3)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综合经济实力为交互耦合关系,耦合协调发展度呈现螺旋上升不断增强的趋势,保持持续优化状态;(4)1995~2015年鄱阳湖地区交通优势度与综合经济实力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由分布于拮抗、磨合和协调3个不同阶段的8类减为2类,交通因素依然是制约鄱阳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基塘变化特征及其空间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特有的一种土地利用类型,被认为是典型的生态农业用地类型之一.本文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06年3期Landsat TM遥感解译数据中的基塘信息,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基塘的变化规律,划分了基塘变化的空间类型.研究表明:1990 ~2006年,珠江三角洲基塘面积持续增加,由1990年的198 729.00hm2增至2006年的318 227.71 hm2,增长了60.13%;传统基塘区基塘面积减少,珠江三角洲中部基塘面积快速增加;转出类型以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为主,转入类型以耕地为主;根据基塘的综合扩展系数将珠江三角洲分成强扩展型、弱扩展型、相对稳定型和萎缩型4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城市百度指数关注度与联系能级的演变特征,获取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2011-2016年城市百度指数,运用Arcgis10. 2、MapGis6. 7绘制城市关注度、能级图,与新型引力模型等方法探讨城市关注度与能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 2011-2016年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关注度普遍提高,南昌市、南昌县是市域、县域核心,市域与县域发展态势相似,相互作用密切,城市关注度变异系数由0. 54降至0. 38,差异化程度降低; 2)2011-2016年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城市网络呈现核心转移、空间差异渐小特征,城市能级向中、高层移动,呈均衡化发展; 3) 2011-2016年百度指数与新型经济模型发展态势相似,均以南昌为核心构建能级网络,整体水平偏低,差异逐渐缩小,百度指数模型前期以南昌-九江,后期以南昌-上饶为核心,属于单核模式,新型引力模型是以南昌-抚州为主,新余-宜春为次的双核模式,稳定性更强,城市百度指数关系普遍反映城市经济关系,政府应加强南昌、九江经济辐射作用,带动上饶等城市发展,弥补区域经济断层,加快宜春等边缘城市投资建设,协调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7.
8.
甘凤  叶长盛 《江西科学》2022,(3):459-467
全面评估区域山水林田湖草城生命共同体健康发展状况,对于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自然与城市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昌市为例,通过构建山水林田湖草城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南昌市2000—2019年山水林田湖草城生命共同体综合健康指数及各子系统的健康指数,并探讨了其山水林田湖草和城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脱钩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