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揭示中国房地产价格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在论述财富效应理论对中国适用性的基础上,引用了持久收入假说与生命周期理论下的财富效应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同时,选取上海市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的分析,验证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存在性.此外,进一步选取北京、天津、深圳、重庆市数据为样本进行扩展的实证研究,并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长期的房地产财富效应基本是正向的,而短期的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发挥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几种重要的投入产出乘数和居民部门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如何以投入产出模型和简单的投入产出乘数为基础 ,计算和分析居民部门诱发的投入产出乘数问题作了探讨 ,提出了以扩展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计算居民部门诱发乘数的方法 .介绍了产出乘数、居民收入乘数、劳动力乘数等几种重要乘数的概念 ,以及简单乘数和考虑居民消费诱发作用时乘数的计算分析方法 .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区投入产出表的编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基于已有统计数据进行的非调查编表方法一直受到学界和统计部门的重视.中国各省市大都将编制地区表作为一种制度,编表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1997年27个地区的40部门投入产出表为背景,实证了国外常用的传统非调查编表方法对于中国的不适用性,并基于中国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稳健回归的FES法.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编表准确度明显高于其它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4.
管道输油投入产出模型佟仁城(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王万才,郭爱林(东北输油管理局,沈阳110031)AnInput-OutPutModelforOilPipingTongRencheng(InstituteofSystemsSc...  相似文献   
5.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投入产出分会(简称中国投入产出学会)于1987年3月10日在北京成立,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首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会上确定了学会顾问、名誉理事长、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及秘书处的人员组成。马宾任学会顾问。陈锡康任名誉理事长。邵汉青任理事长。 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投入产出学会顾问马宾出席会议并讲了话。马  相似文献   
6.
管理信息化的中国发展历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刚刚起步,十几年来,从过去追赶、跟随国外技术,到现在倡导自主创新中国的管理信息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部门全劳动生产率及相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生产率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将其视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指标之一,因此,有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理所当然要受到高度重视。在我国,沿用多年的全员劳动生产率(P)指标是按产值(X)与活劳动投入(L)之比计算的,即  相似文献   
8.
列昂节夫投入产出模型要求满足于两个基本假定——同质性假定和比例性假定。即各部门只生产单一投入结构的单一产品,且不同部门的产品之间不能相互替代;每一部门的任何一种投入的数量只与该部门的产出量有关,且成正比例变动。 然而,在企业中,不满足于两个基本假定的部门大量存在。例如,同一部门的多种产出问题,投入量与产出量不成正比例关系的问题,投入量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存在给投入产出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研究、解决这类问题对企业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投入量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问题及双因素投入产出模型与投入产出表进行讨论。 列昂节夫在静态投入产出模型中所给定的产出量X_i与消耗量x_(ii)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存在即为合理,超前即是效益。服装行业中,信息化看似无用,大规模定制貌似“险招”,但最终的结果却验证了其正确性。那么,这背后的驱动力及潜藏的逻辑究竟何在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该机械制造企业投入产出模型以自制产品、自制工装模具、设备加工工时为中间产品,完整地描述了它们之间的依赖制约关系和各自的作用。提出了与现行管理指标相一致的模型转换方法,较好地适应了核算、生产、计划、供应、设备等多种管理的要求。最后,按照零件、部件、整机的加工层次讨论了该模型的简化方法。模型很好地体现了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它是一种适于计算机自动实现的投入产出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