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临时性、少量信息群发业务模型,提出一种多目标组播路由协议,利用已有的单播路由信息实现组播发送功能。中间节点根据组播分组中目的节点的地址和路由信息,结合本节点路由表或转发表,对相关目的节点执行转发。协议无需维护组播树和组播成员状态,可在任意提供路由表或转发表的单播路由协议基础上工作。在该应用模型下,协议的分组递交率性能与单播路由协议相当,发送开销比单播和其他组播路由协议大大减少,控制比特开销也较低。  相似文献   
2.
根据电磁理论,推导了在固体中激光超声产生的热膨胀机理和电子机理。研究了激光超声信号的光学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激光超声可以重复产生窄脉冲,在时间和空间具有极高的分辨率,适用于材料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3.
超宽带(UWB)由于其低检测概率(LPD)特性而很有可能成为一种用于战术隐蔽通信的技术.针对两类常用的超宽带无线电信号IR-UWB和MB-OFDM,采用最佳未知信号检测接收机,通过仿真及与直接序列扩频(DSSS)系统比较,评估了超宽带系统的隐蔽性能并提出了提高系统隐蔽性的系统设计方法,剖析了提高IR-UWB通信系统隐蔽性的实现限制.  相似文献   
4.
C~3I系统可靠性、抗毁性和抗干扰的统一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模糊可靠性和隶属云思想为基础,建立了系统的能力雷达图模型,通过半实物模拟对可靠性、抗毁性和抗干扰进行统一评测,考核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蒙军  张伟东  李娟  于全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7):1587-1589,1593
分组检测是WLAN接收机工作的第一步,其算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接收机的同步等工作性能。通过分析几种IEEE802.11a接收机分组检测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短训练序列的改进算法一双自相关分组检测算法并把这种算法和传统的延时相关算法进行了仿真和性能分析比较。结果说明:这种基于短训练序列的双自相关分组检测算法的性能优于传统的延时相关算法。  相似文献   
6.
IEEE802.11a接收机符号定时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军  于全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5):1272-1275
IEEE802.11a是无线局域网中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它采用的是OFDM技术。由于IEEE802.11a系统特殊的前导信号,接收机可以利用IEEE802.11a前导信号的周期性而产生的自相关或者是接收信号和已知训练符号的互相关来进行符号定时估计。阐述了三种IEEE802.11a接收机的符号定时算法:一种是基于短训练序列的自相关符号定时算法;第二种是基于短训练序列的双自相关符号定时算法;第三种是基于长训练序列的互相关符号定时算法。通过仿真和性能分析比较说明了这三种符号定时算法的优缺点,这在实际应用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OFDM信号的多重分形谱特征盲识别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非合作通信条件下的调制方式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的多重分形谱特征盲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提取通信信号多重分形谱最大值对应的奇异性指数以及通信解析信号平方处理后经两次傅里叶变换的幅频信号的多重分形谱跨度作为信号特征参数,然后通过多层决策树分类器完成对OFDM信号和单载波信号的识别.该算法提取的...  相似文献   
8.
移动Ad Hoc网络的仿真框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汪李峰  于全  戴浩  孙小东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8):1100-1103,1108
利用OPNET,提出一个通用的仿真框架用来测试不同的MAC层、网络层和节点移动性的移动AdHoc网络路由效率。在该层次整体框架下,可以设计不同的节点移动模式、媒体接入方法和路由方案,比较端到端统计量(端到端时延、吞吐量和效率),以筛选最有效、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提出基于多波束天线静止地球轨道卫星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方案,与常规结构同类系统用户相比,其容量更大、业务质量更好。采用时隙同步码分多址辅助的多频时分多址接入、程控交换与因特网协议交换结合的交换、时分复用和准正交时分复用下行链路传输体制,可显著增加用户量,简化星上设备,改善互联网应用业务质量。用户接入信道数为173 880, 最高用户下载速率达155 Mbps。仿真结果表明,140个波束、每波束26个16幅度相移键控信号的用户下行链路传输比频分复用传输的链路性能改善11.65dB,使得宽带用户“动中通”天线等效口径缩小至原来的1/4,成本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0.
基于EXIT图分析的PCGC译码器最优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晖  于全  王春江  李晋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4):961-964,969
PCGC(Parallel Concatenated Gallager Code,并行级联Gallager码)是一种将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低密度奇偶校验)码与并行级联编码相结合的信道编码。传统的PCGC译码器参数通过仿真获得,有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译码迭代。通过分析PCGC码的边信息转移图,以获得PCGC码子译码器的最优参数。仿真结果表明,通过EXIT(Extrinsic Information Transfer,边信息转移)图分析获得的译码器最优参数设置可以在不影响误码率性能的基础上,有效地节省译码器运算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