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3篇 |
免费 | 281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教育与普及 | 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70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济源凹陷为一中、新生代复合型断陷.下第三系原油为轻质、低硫原油,与下伏中生界(Tt-J2)湖沼相生油岩抽提物具有同源性,而与下第三系泥岩抽提物回然相异。后邓断裂是烃类垂直运移的良好通道,中生界生成的烃类沿断裂经过了约3000-4000m的垂直运移而聚集成芷。长距离的垂直运移造成了原油中r-蜡烷的富集,作为运移通道的断裂发育时间、规模等控制了浅层油芷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抚顺矿业集团对油页岩进行炼油所采用的工艺为抚顺式干馏工艺。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工艺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抚顺矿业集团研发出的三种抚顺式干馏工艺的流程、产品及主要技术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抚顺矿业集团对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形成了油、热、电、化工等多联产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3.
为分离油页岩萃取物的含氮化合物,采用索氏萃取法,以CS2-NMP为萃取剂,在60℃条件下萃取依兰油页岩。采用中性氧化铝色谱柱对萃取物进行分离,并对含氮洗脱成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中性氧化铝色谱法能实现萃取物的初步分离,分离获得的含氮化合物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大于1.8%;萃取物所含的22种氮化合物有21种杂环化合物。这些含氮化合物为喹啉、吡啶、吲哚、酰胺等的衍生物。该结果为依兰油页岩的成因及油母结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岩屑粉砂岩夹页岩路基边坡作为模型实验的对象,采用室内模型实验,对均质粉砂岩与粉砂岩夹页岩两种不同岩体的模型试件的群锚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初步分析了群锚极限承载力和变形情况,并对群锚参数的合理选择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还提出了对实验的局限性及需改进的地方,为进一步的实验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ATP缓冲仓工艺油母页岩粉尘爆炸危险性问题,根据油母页岩粉尘爆炸机理和粉尘爆炸的危险因素构建了ATP缓冲仓油母页岩粉尘爆炸的事故树,在事故树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突变级数法对油母页岩粉尘防爆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TP缓冲仓油母页岩粉尘爆炸危险性评价数值为0.63,爆炸危险性等级为2级属于较安全的范畴,此方法为粉尘防爆安全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依兰油页岩萃取物中含氧化合物的分离与分析,采用索氏萃取法,在60℃条件下以CS2-NMP为萃取剂萃取依兰油页岩。用TiCl4/CuCl2两步络合法和硅胶柱色谱法对依兰页岩油中的含氧化合物进行富集,并对含氧洗脱组分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串联(GC/MS)分析。结果表明:TiCl4/CuCl2两步络合法可以实现油页岩中含氮化合物的分离,脱氮率为82%,硅胶柱色谱可以实现对页岩油中含氧化合物的富集,富集组分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69%;柱色谱富集组分中鉴定出32种含氧化合物,其组成以酚、酮、醚、酯以及有机硅氧化合物为主;在这些含氧化合物中发现了甾醇类、萜类化合物的衍生物以及酰胺基团,说明依兰油页岩中的氧可能来源于成矿的高等植物和蓝绿藻。该结果可以为依兰油页岩资源的合理利用、油页岩的成因和油母结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利用页岩气有利于缓解环境污染,降低我国油气的对外依存度,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在设计页岩气井时,埋深、产状和厚度是要点,即井深大于500 m,页岩单层厚度不小于30 m,页岩层倾角不能大于30°,井位离断层不能小于3 km,至少要离开地面出露的岩体面积3倍.地震勘探不仅能获得页岩的埋深、产状和厚度,而且能获得页岩气开发时所需的地层物理力学参数,因此,地震勘探成为页岩气勘探开发时最重要的手段,地震勘探的要点:放炮孔深3~5 m,孔深及炸药量要做试验,排列道间距20 m,炮间距40 m,256道滚动接收,64次覆盖,25炮/km.我国页岩气层位以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新生代的古近纪地层为主,且海相地层的成藏条件优于海陆交互相、陆相地层的成藏条件.上述要点能为企业在页岩气区块投入勘探开发实物工作量及未来投标国家页岩气区块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陆相页岩气勘探潜力巨大,但对于陆相页岩气成因类型的研究相对滞后,限制了对页岩气的进一步勘探和开发。通过综合化学组分分析和碳、氢同位素分析的手段对伊陕斜坡东南部延长组页岩气和原油伴生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延长组页岩气(生产气和真空解吸气)和原油伴生气都以烷烃类气体为主,其中甲烷含量都小于95%,非烃气体含量比较低。页岩解吸气中,非烃气体比例相对较高,且氧气含量异常高,这与解吸装置密封性不好或者装置本身残留空气清除不彻底有关。页岩气和原油伴生气的甲烷含量低、干燥系数(C_1/C_(1~5))主要集中在0.6~0.9之间、C_2/C_3都小于3,δ~(13)C_1值分布于-52.0‰~-44.9‰之间、δ~(13)C_2值都小于-29‰,δ~(13)C_3值都小于-25.5‰和δD_1都小于-150‰,指示研究区页岩气和原油伴生气以陆相环境热成因的热解湿气(油型气)为主。页岩气和原油伴生气样品有相对高的正庚烷含量和正构烷烃(nC_(5-7))含量,δ~(13)C_2值分布于-41.1‰~-31.1‰之间,说明延长组页岩气与原油伴生气都属于偏腐泥型天然气。此外,延长组页岩气和原油伴生气碳同位素系列基本都属正碳同位素系列,且δ~(13)C_1与δ~(13)C_2值,δ~(13)C_2值与δ~(13)C_3值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这也表明页岩气和原油伴生气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母质来源。 相似文献
9.
富有机质泥页岩有机质孔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页岩有机质孔隙是页岩气储层的主要孔隙类型,是页岩气的富集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对有机质孔隙成因、控制因素及页岩气储层的储渗性能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研究表明:有机质孔隙的成因包括干酪根生烃形成的孔隙与沥青裂解形成的孔隙2种类型。根据有机质孔隙大小,可分为大孔、中孔(介孔)与微孔。页岩气以吸附态赋存在微孔、介孔中,以游离态保存在大孔中。吸附态主要发生在孔径10nm的孔隙中,大孔中游离态烃以非达西渗流方式流动。有机质的成熟度处于0.9%~3.6%、腐泥组与镜质组显微组分、有机碳质量分数2.0%是有机质孔隙发育的有利条件;压实程度较高、较高的流体压力、脆性矿物含量高的泥页岩是有机质孔隙保存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该文应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建立了与蒸汽注入过程相关的热-流-变形耦合问题的基本数学模型;应用全隐式顺序Galerkin有限元数值解方案,对注蒸汽井的热-流体-变形耦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低渗透页岩地层流体高温膨胀导致的超高孔隙压力,有可能产生拉张应力,严重时会导致地层破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