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62篇 |
免费 | 254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19篇 |
教育与普及 | 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4篇 |
综合类 | 200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3篇 |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103篇 |
2013年 | 62篇 |
2012年 | 135篇 |
2011年 | 124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73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83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96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采用固体层法,特别是在高湿饱和受潮条件下,对单片绝缘子(XWP2-70)进行了人工污秽试验的研究,主要分析了不同灰密下泄漏电流有效值、泄漏电流脉冲数、累积放电量、三次谐波幅值与基波比值等4个泄漏电流特征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元古代碳酸盐岩沉积孕育了大量与微生物活动有关的沉积构造,但是对于相同时期的碎屑岩沉积环境中微生物引起的沉积构造的研究却很少。在元古代碎屑岩沉积环境中发现的最常晃的与微生物活动有关的沉积构造是皱饰构造和变余波痕,前人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它们为微生物引起的沉积构造。在华北地台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砂岩层面上发育一些与变余波痕和皱饰构造共生的一种特殊的沉积现象,即纺锤状砂质碎片。通过研究证实这些砂质碎片是微生物与物理营力相互作用形成的,也就是微生物席碎片。其发现有益于以后对类似沉积构造的研究;也有助于认识和了解中元古代生物群演化、古生命环境。 相似文献
3.
针对米兰科维奇旋回驱动的滨浅湖环境演化及细粒物质沉积过程尚不明确的关键问题,以东营凹陷南部沙四下亚段滨浅湖细粒沉积岩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岩石学分析、孢粉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频谱和小波分析等手段,识别出稳定的米兰科维奇旋回信号,揭示长、短偏心率及斜率周期共同驱动的滨浅湖环境演化及其对细粒物质沉积作用的控制。结果表明,在长、短偏心率负相位叠加引起的相对干旱期,季节性较弱且湖平面整体较低,浅水三角洲大面积发育,斜率升高引起的短暂湖平面上升将促使浅水三角洲向湖盆南缘周期性退积,导致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薄层粉细砂岩与滩席微相的厚层泥岩交替沉积;当浅水三角洲不发育时,滨浅湖环境中粉砂级沉积物供给不足,主要发育泥坪微相的厚层泥岩;而斜率升高引起的短暂湿润气候将触发洪水事件,导致粉砂级细粒物质随洪水进入湖盆,并在湖浪改造下堆积形成砂坪微相的薄层粉砂岩。在长、短偏心率正相位叠加引起的相对潮湿期,季节性较强且湖平面整体较高,季风作用下的沿岸流易于改造浅水三角洲砂体,导致滨浅湖环境主要发育滩坝沉积,斜率周期驱动的高频湖平面波动将进一步引起滩脊微相的薄层粉砂岩与滩席微相的厚层泥岩频繁更替。在长偏心率正(负)相位与短偏心率负(正)相位叠加引起的气候过渡期,湖泊水位整体高于相对干旱期但低于相对潮湿期,季节性一般,斜率周期驱动的高频湖平面波动主要引起河口坝微相的薄层粉砂岩与滩席微相的厚层泥岩交替沉积。 相似文献
4.
基于岩心精细观察和描述,结合录井、测井和物性分析等资料和古地貌解释成果,以渤海湾盆地埕岛-桩海地区东营组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断陷湖盆中分别由洪水触发的湖底扇和由浅水沉积物滑动滑塌触发的滑塌扇这两种深水重力流沉积扇体的流体演化和沉积特征,并建立其沉积模式,对比两者在发育背景、流体类型、岩相类型和砂体展布型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湖底扇通常经历碎屑流和异重流两个演化阶段,以反-正复合递变层理和块状层理为典型沉积特征,主要发育块状砂岩、CU-FU序砂岩、FU序砂岩相和CU序砂岩相4种岩相类型,可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3个亚相。滑塌扇经历浅水砂体滑动滑塌、碎屑流和浊流3个阶段,以滑动剪切面、滑塌变形构造、块状层理和粒序层理为主要沉积构造,发育块状砂岩、CU序砂岩和FU序砂岩3种岩相类型,可划分为近端和远端亚相。湖底扇平面上呈规模较大的舌状或朵叶状分布,砂体顺物源方向连续性较好,厚度和砂地比均大于滑塌扇,外扇亚相是其有利砂体发育区;滑塌扇平面上呈透镜状和舌状展布,个体小,数量多,砂体连续性较差,其近端亚相物性好于湖底扇中扇和外扇亚相,为有利砂体的发育相带。 相似文献
5.
我国居民国内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巍贤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8(10):131-135
运用协整(共可积)方法,分析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利率水平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等因素对居民国内储蓄率的影响,研究这些变量与居民国内储蓄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建立用来描述居民国内储蓄率由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调整的误差修正模型,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并用此模型分析影响居民国内储蓄率短期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差热分析,耐腐蚀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光亮Ni-P镀层的结构,形态及性能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及古生物鉴定,结合岩相、电相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东营凹陷HB地区沙一段湖相薄层碳酸盐岩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层纵向上可划分为早、中、晚3期沉积;中期沉积构成了碳酸盐岩的主体,细分为藻礁格架、礁间、礁前、礁后、陆源沙坝和浅湖泥坪等6个成因单元;早期到中期气候、水文条件的改变形成了有利于藻的生长环境,末期海侵作用发生,藻礁建造结束,而广盐性腹足类、介形类生物繁盛,形成了广泛的螺灰岩沉积。 相似文献
9.
10.
贵州天柱坑头金矿构造变形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柱坑头金矿床主要受层间构造控制,金矿体主要富集在层间滑动构造带.在纵弯褶皱作用过程中,由于顺层差异性滑动,形成一系列的层间滑动构造.通过对坑头金矿控矿构造中变形岩石及石英脉体的宏观变形特征分析,初步得出研究区控制金矿的层间滑动变形带以脆韧性变形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