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6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37篇
系统科学   92篇
丛书文集   47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798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代大型天文光学望远镜机架伺服系统动力学要求,提出高阶滑模控制的方法.在建立机架伺服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将传统滑模变结构控制中的滑模面拓展为高维(三维及以上)微分流形,使系统动态的不连续性仅存在于最高阶,从而有效地抑制传统滑模控制中易产生高频振动的现象.根据大型天文望远镜机架通常运行在角秒级超低速的特性,提出变参数切换律,进一步地提高机架系统的低速跟踪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设计的驱动伺服系统具有良好的抑制内外部干扰和跟踪给定信号的效果.满足当代大型望远镜机架伺服系统超低速位置跟踪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数字随动(伺服)系统因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和时变性,难以精确地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由此对设计高性能的控制器造成困难.遗传算法因其隐含并行性、全局搜索等优点,在优化问题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遗传算法简单应用于如数字随动系统这样的控制系统在线闭环辨识或参数优化时,会面临大量重复实验成本高、实验时间过长引起系统不稳定等实际问题.针对以上困难,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仿真的系统辨识方法,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数字随动系统同步在线闭环模型参数辨识与控制参数寻优.经过在数字随动系统实物环境下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自动变进、排气及供油正时系统的仿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一种旨在改善高速高增压柴油机低工况性能的自动变进、排气及供油正时(AVIEIT)的新型增压系统.对12V150柴油机采用AVIEIT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低速大扭矩工况点的气缸充量有明显提高.对D6114柴油机的原高速工况放气系统改用AVIEIT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标定工况时有效油耗率可以降低5~6g/(kW·h),而最大扭矩工况点的性能基本不受影响,因此完全可以替代放气系统  相似文献   
4.
探讨分析电磁换向阀在液压系统安装调试期间卡死故障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反馈线性化的非线性气动伺服系统跟踪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弘  林立  董霞  林廷圻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4):971-973,996
针对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跟踪控制中系统受压力波动、摩擦力扰动等非线性因素影响较大的特点,提出基于压力反馈线性化、摩擦力补偿的内外双环型控制算法。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结构简便又宜于实用、跟踪精度较高,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气动式水下发射装置的可调节发射阀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杰  王树宗  练永庆  陈宜辉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2):3074-3075,3080
为实现气动式水下武器发射装置对不同武器出管速度的调节,提出了使用新型可调节发射阀的气动式水下武器发射装置的实现方案。根据该方案建立了内弹道教学模型,并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实现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角回归神经网络的转台伺服系统逆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转台伺服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对角回归神经网络(diag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DRNN)的逆控制方法。逆控制器由对角回归辨识网络(DRNNI)和对角回归控制网络(DRNNC)组成,利用神经网络的逼近能力,在线辨识系统的逆模型,直接将辨识器的拷贝作为系统的控制器。该方法结合了神经网络和逆系统控制的优点,能够克服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因素。仿真结果表明,有效提高了转台伺服系统的动态跟踪精度,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控制器的运算量小,能够满足实时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8.
船舶力控减摇鳍伺服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船舶力控减摇鳍伺服系统,运用H∞控制理论考虑混合灵敏度S/KS问题设计了控制器,由于混合灵敏度S/KS问题模型、权函数的选择、系统奇异性对等实际问题是H∞控制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结合船舶力控减摇鲁伺服系统着重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这种思想对于将方法设计的控制器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H∞控制应用于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闭环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在数控机床中,伺服系统是数控装置和机床的中间联接环节,是数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伺服系统接受来自伺服控制器的进给脉冲,经变换和放大后转化为机床工作台的位移,使工作台跟随机指令脉冲移动。本文研究的内容,就是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该研究结果为伺服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于FPGA的机器人多路舵机控制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多舵机控制器,用于小型多关节机器人的控制中.其优点是精度高,通道数多、硬件扩展方便,并大幅减少了软件编程量.实验数据表明,该设计能够达到0.01°的角度分辨率.并可在一片EP1C3T100的FPGA上实现40路以上的舵机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