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2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4篇 |
丛书文集 | 9篇 |
教育与普及 | 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10篇 |
综合类 | 248篇 |
自然研究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凸多面体不确定网络化系统的鲁棒无源滤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一类同时具有时变时延和测量数据丢失的不确定网络化系统的鲁棒无源滤波器设计问题。时变时延假设在一个已知的界内随机变化。测量数据的丢失是随机发生的,假设满足Bernoulli分布随机序列。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给出了全阶和降阶的鲁棒无源滤波器存在的充分条件。所设计的滤波器使得滤波误差系统是均方指数稳定并满足给定的无源指标。最后数值仿真表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平等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然而在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妇女的平等权却依然缺失严重。导致这一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妇女权利意识的不足则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研究具有部分缺失数据的两个幂分布总体中的参数估计问题以及两总体参数相等的假设检验问题.证明了估计的强相合性以及渐近正态性,给出检验两总体参数相等的检验统计量以及检验统计量的极限分布. 相似文献
4.
具有部分缺失数据两个双参数指数总体的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部分缺失数据两个双参数指数总体的参数估计问题.证明了估计的强相合性和渐近正态性。 相似文献
5.
主要讨论了离散时间观测下的神经网络的随机镇定.首先,通过使用伊藤公式、Gronwall不等式、Burkholder-Davis-Gandy不等式等,证明得到离散时间观测的神经网络随机镇定的条件.其次,利用数值例子来对结论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6.
星载GPS低轨卫星跟踪数据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在研究星载GPS低轨卫星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星载GPS低轨卫星跟踪数据的仿真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仿真模型包括卫星参数模型、动力学模型和观测误差模型。仿真计算表明,卫星参数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真实地反映了卫星的运动规律;误差模型反映了观测环境对信号的传播影响。同时可以调节和选择仿真模型的参数,仿真采用不同高度、具有不同星体参数的低轨卫星和具有不同误差大小的跟踪数据,这对于论证星载GPS定轨方案、评价定轨算法、设计GPS接收机等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钢桁梁桥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出现的螺栓缺失问题,利用ANSYS软件,采用壳单元模拟连接板件,弹簧单元模拟接触面相互作用,对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进行了设计状态和螺栓缺失状态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发生滑移后,外荷载与螺栓所传剪力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在无滑移状态,各螺栓所传剪力沿外力方向和其垂直方向均为外侧大,中间小,滑移后趋向均匀;随螺栓缺失个数的增加,螺栓群初始滑移荷载、极限滑移荷载和缺失排螺栓传力比均减小,无滑移和局部滑移时相邻排增大最明显,全面滑移后其余各排则同等增大。因此,在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中,应对螺栓群受力是否进入非线性进行判断,以确定各排螺栓的实际传力比。 相似文献
8.
在两总体具有相同的非参数回归模型下,当第一总体的样本为完全样本,第二总体的反应变量完全缺失时,利用第一总体的样本信息,得到了第二总体反应变量均值的经验似然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9.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2012,46(17):1367-1380
The parasitic wasp Trogus pennator (Ichneumonidae) attacks the larvae of swallowtail butterflies (Papilionidae). Female T. pennator were followed in the field as they searched for larvae of the zebra swallowtail butterfly, Eurytides marcellus (Papilionidae), feeding on Asimina (Annonaceae) in central Florida, USA. Predictions of host‐finding theory and interactions with the host were thus investigated in a natural setting. Wasps seldom flew to plants other than Asimina and apparently recognized the plants by visual cues. Plants were attractive regardless of host presence, as the wasps approached plants lacking E. marcellus feeding damage twice as often as they approached damaged plants. However, wasps approached damaged plants at a rate greater than their frequency in the Asimina population, indicating that they can detect host damage before they approach the plants. After approaching within 0.5?m of plants, wasps tended not to land on plants lacking feeding damage. A comparison of the plants they landed on, however, showed no consistent preferences for damaged plants. The weaker trends in the latter data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ce of feeding damage was not the sole criterion for landing, although it evidently influenced behaviour. After landing, wasps spent more time searching damaged plants than undamaged plants. Butterflies preferred to oviposit on plants shorter than those searched by T. pennator. Possible adaptive consequences of this phenomen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
运用附有未知数的条件平差法导出了线性衰减下的逆转点法陀螺北方向值的计算公式,得出与相关平差法相同的结论,从而证明了两种方法均为经典平差的实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