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2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2篇 |
现状及发展 | 4篇 |
综合类 | 35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推导出膜电极恒电位阳极溶出极限电流方程式,以平面厚汞膜电极对该式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式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Summary Us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he current position in the dental amalgam controversy and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amalgam mercury on human health are reviewed. Aspects of materials science, corrosion, mercury exposure, toxicology, neurology and immunology are included.New data on mercury exposure from corroded amalgam fillings in vivo are presented. The exposure can reach levels considerably over known threshold limit values. Also, measurements of mercury absorption from intraoral air are presented. The vital importance of avoiding a galvanic amalgam-gold coupling is emphasized. The symptomatology of a disabled patient, who recovered after amalgam removal, has been included.It is concluded that discussion of the dental amalgam issue has suffered from the lack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It would be wise to learn from the lesson of acrodynia, and consider amalgam mercury among other possible factors in neurological and immunological diseases of unclear etiology. 相似文献
4.
Summary Exposure of green peach aphids,Myzus persicae (Sulz.), to an atmosphere containing mercury vapor resulted in a curtailment ofembryogenesis and larviposition by adults, and in the development by larvae and adults of a cuticular darkening of their legs, head capsule, antennae, cornicles and cauda. Mortality of affected larvae resulted from molting difficulties, particularly by last-instar alatiform female and male larvae. Greenbugs,Schizaphis graminum (Rond.), and pea aphids,Acyrthosiphon pisum (Harr.), responded to mercury vapor exposure in similar ways. 相似文献
5.
受污染沉积物汞的释放已成为湖泊水体汞的重要污染源之一.通过沉积物原状柱的室内培育实验,对微生物、氧化还原电位对沉积物汞释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氧化还原条件和微生物都是沉积物汞释放的重要因素,厌氧条件初期以及微生物的活动都能促进汞的释放. 相似文献
6.
黄广民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4)
本文应用电位法,采用各种酸性介质,极谱底液,在氧化电位大于+0.5V,氧化时间大于10秒的条件下,将残留于银基球型汞膜电极表面的各种干扰物质强制氧化,使其成为可溶性离子离开电极表面进入溶液,更新电极。利用本电极在极谱底液里测定镉,其结果与滴汞电极比较相当接近;未经分离连续测定矿石、矿物样品中常量和微量的铜、铅、镉、锌等元素,其结果与国家标准值相当吻合,回收率大,相对误差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古代锡汞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吉绍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13(1):22-27,34
锡是中国先民认识最早的几种金属之一,汞在春秋时期也开始使用,但锡汞齐最早大概于战国时期出现.炼丹术兴起以后,锡汞齐得到炼丹家较多研究与应用,被用于制造药银、炼制轻粉与粉霜、磨镜等用途.除此之外,锡汞齐还被用于医学补牙、手工业焊补铜器等. 相似文献
8.
铜汞药金(曾青金)是中国古代炼丹术中的药金之一。本文以曾青金制备的古代记载为依据,在赵匡华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模拟实验。定量地讨论了温度、时间和四种盐的影响,并对古代记载的明矾、NH_4Cl,NaCl,HAc等加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种稳定高效、方便快捷、低成本且环保的水中烷基汞富集方法。方法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为改性剂对C18固相萃取膜进行改性,用于水中烷基汞的快速富集。由于采用的C18固相萃取膜粒径小、比表面积小、平衡时间短,所以在10 min之内即可富集1 L水样,可达到现行国标巯基棉富集法及研究较多的固相萃取小柱法十倍以上的速度。在富集倍数为100倍时,加标回收率为甲基汞75.3?Ee7.76%、乙基汞83.0?Ee9.08%。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为甲基汞5.2%,乙基汞5.5%。 相似文献
10.
使用静电纺丝法制备TiO。及TiO2-Ag2O纳米纤维,脱除模拟烟气中的汞元素.对纳米纤维进行了XRD,SEM,EDX,uV—Vis及BET检测.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下Ag。O的掺杂比和循环次数对脱汞的影响,分析了TiO2-Ag2O的脱汞机理.结果表明:TiO2-Ag2O纳米纤维为锐钛矿相,纤维直径在200nm左右.与纯TiO2相比,TiO2-Ag2O的吸光范围增大,对可见光的利用率提高,并且随着AgzO掺杂量的增加纤维对光的吸收也逐渐增强.TiO2-Ag2O纳米纤维在无光、可见光及紫外光下的脱汞率均达到95%以上.合成的复合纳米纤维脱汞性能稳定,到第8次循环时脱汞率仍保持在95%以上.TiO2—Ag2O脱汞的机理可为银与汞通过汞齐化作用形成银汞合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