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2篇
  免费   2093篇
  国内免费   549篇
系统科学   272篇
丛书文集   364篇
教育与普及   1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93篇
综合类   14423篇
自然研究   19篇
  2025年   77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338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525篇
  2014年   682篇
  2013年   567篇
  2012年   829篇
  2011年   849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683篇
  2008年   643篇
  2007年   874篇
  2006年   733篇
  2005年   700篇
  2004年   568篇
  2003年   537篇
  2002年   494篇
  2001年   422篇
  2000年   410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247篇
  1997年   302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222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87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8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选取超前爱丁顿坐标,采用统计的方法,计算出动态黑洞的瞬时辐出度.结果表明,动态黑洞的瞬时辐出度不仅与假定黑洞处于热力学平衡时的辐出度有关,还与黑洞的事件视界速度、事件视界温度、事件视界附近的熵密度及黑洞的吸收和辐射系数有关.对于球对称动态黑洞,任一时刻黑洞的瞬时辐出度总是正比于黑洞事件视界温度的四次方.  相似文献   
2.
在微处理机应用系统容错设计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了过程通道、 R A M 的备用容错以及系统恢复和重入技术,对温控仪容错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3.
Sr Bi4Ti4O15是一种具有高居里温度(Tc)、高机械品质因数和大电阻率的铋层状结构铁电、压电多功能材料,通过掺入稀土离子的手段,可使其具有上转换发光的特性,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电学性能.在本文中,同时将Ho3+和Yb3+对A位的Bi进行取代,其中Ho3+的取代量为0.06 mol-1,Yb3+的取代范围为0≤x≤0.3,采用传统的固相烧结法制备了Sr Bi3.94-xHo0.06YbxTi4O15陶瓷.主要通过控制Ho3+离子的量不变,调节Yb3+离子的浓度来研究不同稀土离子掺杂量对Sr Bi4Ti4O15陶瓷的形貌、上转换发光特性、以及介电性能的影响.在使用980 nm的红外激光器对Sr Bi3.94-xHo0.06YbxTi4O15陶瓷进行激发下,从上转换发光图谱中可以观察到三个峰,分别为峰位在547 nm附近较强的绿色发光、659附近以及759 nm处的较弱的红色发光.同时可以看到,随着Yb3+浓度的增加,绿色上转换发光的强度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规律,且当Yb3+取代量为x=0.15时,绿色上转换发光强度达到最大值.通过研究上转换发光强度与激发光功率的关系得到,绿色和红色上转换发光均为双光子吸收过程.在研究Sr Bi3.79Ho0.06Yb0.15Ti4O15样品上转换发光与温度的关系时,可以观测到随着温度的增加,547 nm处的绿色上转换发光和659 nm处的红色上转换发光的强度均随之减弱,且I659 nm与I547 nm的荧光强度比与温度存在线性关系,利用这种温度与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关系,可将Sr Bi3.94-xHo0.06YbxTi4O15陶瓷应用于光学温度传感器.  相似文献   
4.
采用柠檬酸硝酸盐法合成出钐掺杂的氧化铈电解质Ce0 8Sm0 2O19(SDC)粉体,XRD结果显示该粉体为单相萤石结构.将粉体干压成型,在1400℃下烧结10 h可得到高致密度电解质.通过烧结实验,分析样品的烧结温度和密度,并测量其热膨胀曲线.以Ce08Sm02O19作为电解质组成单电池,在850℃其最大输出功率密度...  相似文献   
5.
选择十六烷酸甲酯和十八烷酸甲酯组成的混合酯为模型反应物,考察低压下矿物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及生烃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活性评价.先考察6种天然矿物和7种未熟烃源岩低温催化酯水解及生烃的作用,然后对天然矿物组分与未熟烃源岩就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及生烃的作用进行关联,再考察不同比例复配的黏土和碳酸盐矿物的低温催化酯水解及生烃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未熟烃源岩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及生烃率的趋势与6种天然矿物含量加权处理关系较好;不同比例复配的黏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体现了不同的催化作用,在确定的实验条件下黏土矿物与碳酸盐矿物质量比为1:1时生烃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综合采用有限容积法、有限差分法、Monte Carlo算法和POD算法建立埋地热油管道沿线油温的随机数值模拟算法,使用Sobol全局敏感性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综合评价出站油温、流量、压力、埋深、埋深处自然地温、土壤导热系数、油品黏度和密度的随机波动对管道沿线油温波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进站油温模拟结果与现场油温均值偏差在0.1℃以内,标准差的偏差为0.006~0.023℃;出站油温、流量、埋深处地温和油品黏度4个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四堡进站油温波动的敏感性指标之和为77.44%,河西站的该指标为80.86%,进站温度的随机数值模拟中主要考虑这4个参数的不确定性即可。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液滴非平衡蒸发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了静止环境中甲醇液滴的瞬态蒸发特性,获得了不同环境压力、环境温度和液滴的初始温度条件下液滴半径和液滴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环境压力的升高,液滴所达到平衡蒸发温度上升,在环境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液滴蒸发加快,而在环境温度低于液滴临界温度时,液滴蒸发减慢.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液滴蒸发速度加快,液滴达到的平衡温度上升.液滴初始温度对瞬态加热阶段的蒸发有一定的影响,而对平衡蒸发阶段的蒸发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无法有效提取温度数据的多尺度特征和反向特征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双向多尺度跳跃LSTM(bidirectional multi-scale skip long short-term memory,BMS-LSTM)的短时温度预测模型.该模型以LSTM为核心单元,采用双向深层网络结构提取反向特征; 根据温度数据日的周期性设置跳跃连接数提取多尺度特征,解决了指数增长的跳跃连接数后期跳跃尺度过大的问题; 最后使用全连接层进行特征融合预测.实验结果表明:BMS-LSTM成功提取了温度数据的多尺度特征和反向特征,预测均值误差仅为3.890,优于对比模型,是一种有效的短时温度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设计中容易忽视或规范中无明确规定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马涛 《科技资讯》2012,(15):114-115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性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系统过电压水平、过电压保护元件的选择、故障电流对故障设备的破坏程度以及继电保护的配置和动作行为方式、系统的运行可靠性等。公司三期高压厂变中性点采用低阻接地方式,与一、二期有较大差异,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