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6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25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二维无碰撞离子引出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流体理论电子平衡模型,对二维不考虑带电粒子碰撞的激光分离同位素(AVLIS)离子引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包括对不同收集方式进行了模拟和对比,研究了离子引出过程中的物理机理及物理量的空间分布特点,表明等离子体电位略高于阳极电位,并在离子引出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电子温度越高等离子体电位越高,离子引出时间越短;对称收集方式的离子引出时间短且离子逃逸量也少。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南部第四纪碳酸钙年代与古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喀斯特地区的泉水和溪流水中沉淀下来的一种次生沉积物,是由碳酸钙过饱和沉淀产生的.碳酸钙沉积或沉积多寡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其中古环境,特别是古气候,影响尤甚.我们通过同位素测年工作,探讨了云贵高原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的演递及其发育历史.  相似文献   
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ange or controls on the molybdenum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low-medium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ore-forming systems. We present molybdenum isotope data from 12 hydrothermal syndepositional silicalite and carbonaceous slate samples from the Dajiangping pyrite deposit in we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China. The δ 97/95 Mo values from Orebody III range from −0.02‰ to 0.29‰, with an average of 0.18‰. In contrast, the composition values from Orebody IV display a larger variation from −0.70‰ to 0.62‰. However, the five samples from the main ore bed all show strong negative value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molybdenum isotopic composition supports different hydrothermal ore-forming metallogenesis and a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 between the two orebodies. Orebody III is likely to have been deposited from submarine exhalative hydrothermal fluids under a relatively strong reducing environment and Orebody IV may have also been influenced by hydrothermal superimposition in a more oxidized disequilibrium condition. In addition, the δ 97/95 Mo values of Orebody IV are clearly negative, together with the values increasing stratigraphically upward in the ore beds, suggesting that the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 of Orebody IV is different from the open oceanic systems. There might be dynamic fractionation in this restricted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 molybdenum isotope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tracer for the ore-forming fluid and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4.
浙江天台大岭口银(金)铅锌矿床是产于浙东中生代陆相火山岩中最具代表性的热液脉状矿床。文章根据区域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运用矿床稳定同位素和主要指示元素的地球化学,论证了成矿热液中介质水和金属元素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用全实加关联波函数计算了类锂原子体系(核电荷3~10)的基态ls22s和激发态ls2nl(l=s,p,d,f;n≤5)的比质量移位.与实验数据及其它理论结果的比较表明,全实加关联方法适用于计算对电子关联效应特别敏感的物理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贵州喀斯特洞穴青菜洞和癞子洞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菜洞和癞子洞食物链的碳源主要为洞穴内土壤有机质,为第一营养级(即初级生产者);洞穴内软体动物的螺类和节肢动物的裸灶螽、马陆等主要以土壤有机质和颗粒有机物为食,为第二营养级(即初级消费者);洞穴内的节肢动物的蜘蛛类和脊椎动物主要以其他动物为食物,为第三营养级(即次级消费者)。本文中青菜洞Δδ15 N的富集因子为2.9‰,癞子洞Δδ15 N的富集因子为2.46‰。  相似文献   
7.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喀斯特地区地下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方法及单井同位素地下水流向流速仪的构造、原理及特点:~(131)I作示踪剂,用LID和IC作接收器.采用萤光照相定方位。流向误差<±10~0,测深500m.文中着重介绍了该方法在喀斯特地区地下水均衡试验场中的应用实例.通过流场动态参数测定,正确划分了试验场地下水边界、补给关系.采用这种新的水文地质手段,可提高水文物探效率,为该试验区节约打井费用40-50万元.  相似文献   
8.
使用高纯同位素物质精确配制同位素混合物,作为标准物,确定质谱仪器的系统误差。本工作用天然丰度水定量稀释高浓重氧水,制取从0.1982至96.92原子%~(18)O的氧同位素标准水样,用来校准质谱仪器。 实验采用BrF_5将水样转化成O_2。用质谱峰高法测定(18)~O和(17)~O丰度。比较质谱测定值和计算得到的丰度值C,求出质谱仪固有偏差校正系数K、并得到K与C的线性相关关系。 共得到16个具有准确丰度值的氧同位素标准水样。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浅层生物气成藏模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浅层生物气一直被认为完全是由第四系腐殖型有机质生成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1)第四系生物气藏探明储量与源岩条件之间不匹配;(2)高分辨率地震剖面特征表明三湖坳陷气田区域第四系发育了大量的气烟囱;(3)生物气组分特征表明有热成因气混入的可能性;(4)乙烷等重烃气碳同位素特征表明三湖坳陷第四系气藏有腐泥型生物气混入;(5)三湖坳陷上第三系狮子沟组发育偏腐泥型有机质.笔者认为第四系浅层生物气藏的形成机理比较复杂,包括“下生上储”和“自生自储”两种模式,第四系的浅生物气由上第三系狮子沟组生物气与第四系生物气混合而成.  相似文献   
10.
冷水坑矿田层状铅锌银矿稳定同位素特征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赋存于火山岩地层层间破碎带中的层状铅锌银矿是冷水坑矿田重要的矿化类型之一。层状矿体内碳酸盐岩与矿石中金属硫化物碳氧硫铅同位素测定表明,铁锰碳酸盐矿物的δ13CV-PDB变化范围在-4.8‰~-5.5‰之间,δ18OV-SMOW为12.6‰~14.1‰,白云质灰岩分别为-3.3‰~-5.9‰,9.8‰~17.2‰。金属硫化物δ34S值为-3.9‰~+5.6‰,多集中在-1‰~6‰之间,与矿田斑岩型矿床硫同位素组成一致。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比较一致,其中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7.786~17.809,15.572~15.605,38.281~38.386。层状矿体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位于矿田铅同位素分布范围内且比斑岩型矿石铅分布集中。矿石硫、铅同位素组成表明层状矿床成矿物质来自矿田火山(岩浆)系统。含矿地层内的碳酸盐岩层为火山喷发间歇局限陆相湖正常沉积而成,铁锰碳酸盐为火山(岩浆)热液成因而非喷流沉积。冷水坑层状铅锌银矿为火山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