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将KM小鼠随机分成6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高脂饲料喂养造模,连续28d.同时除模型组外,其余组灌胃相应药物,给药期间称量小鼠体重,最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以灵芝酸A为对照品,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饼茶中总三萜的含量.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组比较,灵芝饼茶提取物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高脂饲料引起的小鼠体重增加(P<0.05或P<0.01);与高脂血症模型组小鼠比较,灵芝饼茶提取物组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灵芝饼茶中总三萜的含量为1.5%.灵芝饼茶具有降血脂作用,其总三萜的含量控制在1.5%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竹叶花椒挥发油干预高脂血症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为竹叶花椒挥发油中功能性成分研究及其干预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首先通过GC-MS鉴定竹叶花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再借助数据库获取化学成分对应靶点和高脂血症疾病靶点。又通过Venn图、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GO分析、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和构建“靶点-通路-活性成分”网络得到竹叶花椒挥发油干预高脂血症的关键靶点。最后采用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对竹叶花椒挥发油主要活性化合物与关键靶点进行半柔性对接验证。结果 在竹叶花椒挥发油中鉴定出29个化学成分,得到37个干预高脂血症的核心靶点,该核心靶点涉及细胞对脂质的反应、脂质的定位调节和对脂多糖的反应等方面。KEGG富集分析与“靶点-通路-活性成分”网络进一步得到PPARA、RXRA、TNF、NR1H3、PPARG和IL-6等28个关键靶点,也得到金合欢醇、亚油酸和α-石竹烯等7个主要活性成分。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靶点与主要活性成分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合能均小于-7.0 kJ/mol。结论 竹叶花椒挥发油中的多种功能性成分可能... 相似文献
3.
以高脂饲料饲喂昆明种小鼠构建高血脂小鼠模型,灌胃给予高、中、低剂量(0.4,0.2,0.1g/kg)蚯蚓冻干粉,每天1次,同时饲喂高脂饲料,以仅饲喂高脂饲料组小鼠为对照,共饲养10周.提取小鼠肝脏总RNA,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胆固醇逆转运相关基因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和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蚯蚓冻干粉极显著提高实验组小鼠LCAT mRNA表达水平(P0.01),显著提高LPL mRNA表达水平(P0.05),提示这是蚯蚓冻干粉能够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浆胆固醇水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研究佩兰提取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降脂活性。采用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大鼠组、高脂血症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5 mg·kg-1)及佩兰提取物低剂量组(6 g生药·kg-1)和高剂量组(12 g生药·kg-1),每组12只;高脂饲料喂养造模,造模同时给予相应药物的干预。分别于第5周和第10周检测各组大鼠的各项血脂水平。与高脂血症模型对照组比较,佩兰提取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TC、TG和LDL-C水平均降低,HDL-C的水平升高,高剂量组的作用最为显著(P0.05)。佩兰提取物具有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活性,具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饮食限制对高脂小鼠体质量、血脂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建立了高脂小鼠模型,设模型组和20%,40%,60%饮食限制组(DR20%组、DR40%组、DR60%组),饮食限制28 d,测定小鼠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用开场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解剖小鼠,测定小鼠各脏器系数及Lee’s指数.结果显示:各饮食限制组小鼠体质量、Lee’s指数、脂肪系数、TG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DR40%组和DR60%组小鼠肝系数显著大于模型组,脾系数显著小于模型组(P<0.01),而HDL-C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DR60%组小鼠TC和LDL-C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水迷宫实验中,各饮食限制组小鼠潜伏期显著短于模型组(P<0.05).表明饮食限制对高脂小鼠具有降低体质量和血脂及增强学习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降血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阐述了高血脂的形成与危害,以及降血脂的作用机理.根据作用机理的不同,阐明了中药中各类功能因子的作用方式和中药降血脂作用的研究和结果。并对中药联合用药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得出结论:中药中降血脂功能因子种类及含量丰富,存在多种降血脂的作用途径,且效果明显。毒副作用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降血脂益生菌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和TG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脂饲料喂养小鼠28 d,建立了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高脂模型组Ⅰ、Ⅱ、Ⅲ、Ⅳ,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Ⅱ组,饲喂高脂饲料 乳酸杆菌(SL1-5);Ⅲ组,饲喂高脂饲料 腊样芽胞杆菌(BC1-6);Ⅳ组,饲喂高脂饲料 腊样芽胞杆菌 乳酸杆菌。16 d后检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总甘油三酯(TG)的浓度。结果表明,Ⅱ组小鼠血清TC浓度和Ⅲ组小鼠血清TG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Ⅳ组小鼠血清TC(P<0.01)和TG(P<0.05)的浓度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Ⅳ组小鼠血清TC和TG降解率分别达到35.5%、14.2%。由此可见,乳酸杆菌SL1-5菌株具有显著的降TC作用,腊样芽胞杆菌菌株BC1-6具有显著的降TG作用,并且两菌株混合饲喂比单一菌株饲喂降血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基于超高压液相色谱-高清质谱联用(UHPLC-HDMS)的代谢组学方法鉴定大黄对高脂食料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尿液生物标示物。UHPLC-HDMS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组和高脂血症+大黄组尿液,采用Marker Lynx软件处理质谱数据,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分析3组之间的代谢物谱差异,并通过载荷图选择生物标示物,通过精确分子量、MSE信息和同位素分布,再利用HMDB等数据库对潜在的生物标示物进行鉴定。鉴定了10个生物标示物,高脂血症显示上调的硬脂酸酰胺、3-甲基尿苷、油酸酰胺和吲哚-3-甲酸,同时下调的3-氧-甲基多巴、甲基十三烷酸、S-半胱氨酸琥珀酸、脯氨酸、苯丙氨酸和植物鞘氨醇。高脂食料诱导的高脂血症干扰了脂肪酸和氨基酸的代谢。大黄逆转了上调和下调的高脂血症大鼠内源性代谢产物并改善了脂肪酸和氨基酸的代谢异常。基于UPLC-HDMS的代谢组学法能够应用于高脂血症及大黄对其的治疗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000例教师血糖、血脂及转氨酶体检结果异常百分率。方法:对1000例年龄在50~80岁,间隔10岁分3组测定其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结果:随着年龄增加,各组血糖、血脂、转氨酶的异常比例增加,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年龄组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68例有糖尿病史的血脂异常率与文献报道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已发现的高血糖、高血脂症人群要积极治疗,处于边缘水平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调整饮食结构并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0.
苦丁茶大叶冬青对小鼠血清脂质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慧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50-52
以不同剂量的苦丁茶提取液喂饲正常及高脂模型小鼠,并用Transansio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正常及各高脂模型组小鼠的血清脂质含量.结果发现,该苦丁茶(IlexlatifoliaThunb)显著降低了高脂血症小鼠的血清TC(P<0.001)、TG(P<0.05)、LDL-C(P<0.001)含量,对HDL-C影响不明显,对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和冠心指数(R-CHR)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由此可知,该苦丁茶大叶冬青有显著的降脂效果,和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