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80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932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一生勤学不止,博览群书。在其读书生涯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学习观和方法论。研究探讨他的这些学习思想,结合当前研究生学习的现状,对当代研究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流行文化是时代赋予在校大学生的特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导向意义,但其道德桎梏带来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混乱、文化心态的颠覆、道德修为意识的流失。要实现大学生流行文化的道德救赎,就必须对其抱持不回避、不抛弃的态度辩证取舍。  相似文献   
3.
金素珍 《科学之友》2007,(6):126-126
针对父母在正确引导孩子独立性的问题,根据对中国孩子进行的调查研究,说明21世纪需要的是独立性很强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4.
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是专业建设中的重要课题,职业素质的培养要从就业岗位的工作环境特点和对上岗人员的素质要求出发,结合学生的各方面特性,充分利用实训场所建设和使用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生产标准要求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校园内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5.
中草药黄蜀葵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近年来黄蜀葵生物学特性、栽培试验、化学成分、药理实验及新药开发的研究现状,并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开发趋势,展望其可在研究和开发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系列新药中取得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大学一、二年级期间选拔、培养和考核学生干部非常关键。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通过规范化、制度化和人性化的选拔培养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建立一支能办事、效率高的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为高年级阶段学生干部队伍的持续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时代,是国家民族最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师教育实施新型教学模式的目标所在.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契机;同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实施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百灵菇是富有营养价值的产品,针对百灵菇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污染,影响生产户经济效益的问题,详细介绍了白灵菇生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运用观察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莆田市部分中学的青少年排球队自由人的培养和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自由人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在比赛中没有采用自由人来弥补一些防守差的队员.本文对自由人的基本技术训练、心理素质训练和作风以及战术意识的培养作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为青少年排球自由防守队员的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Study on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Tricholoma matsutake carried through by the present research group in Changbai Mountains in recent years was briefly reviewed in the paper, and then, the signifycance of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formation, hiberarchy,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