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5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9篇 |
教育与普及 | 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28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一个计算二元矩阵分叉连分式插值的系数算法以及与此算法等价的矩阵算法,这种算法是用矩阵广义逆意义下定义的矩阵行、列初等变换而给出的. 相似文献
2.
3.
本文研究了弹性基础上,一对边受一以面内均匀压力的四边筒支方板,当其最低两屈曲荷载很近时的后屈曲行为。应用Liapunov-Schmidt约化揭示了板的二次分叉理解并给出原始后屈曲分支及二次分支渐近展开,从稳定性分析出发,指明从最小屈曲荷载产生的原始后屈曲分支是稳定的;从第二屈曲荷载产生的原始后屈曲分支经二次分叉由不稳定变得稳定;由应用二次分叉计算方法对板所做的数值计算,给出了有关二次分叉数值结果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几个一维非线性映象自已设计的新例子,分析了其中的混沌运动,获得了新的特点,目的是更加完善混沌运动机理,有助于其它混沌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粘性流动边界元方法,研究了一类对称分叉血管中有绕流物时血液流问题.对血液在分叉血管内的流动规律,及血管内积存颗粒状绕流物的问题作了研究,给出了颗粒状绕流物处于不同位置时血液流场,及颗粒状绕流物表面的压力分布.计算中将粘性流体在区域上的求解问题化为边界上的求解问题,使问题的求解降低一个维度,由于内点值与边界值分开计算只在边界上作了近似因而精度较高,可为生物流的数值计算提供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推力轴承支承下,推力轴承对柔性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影响问题,考虑转子的倾斜后得到了推力轴承提供的非线性力和力矩,建立了单盘柔性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将转子的轴向和横向运动方程相结合,对其线性自由度进行缩减后形成了整个系统的动力方程,运用打靶法和Floquet稳定性分叉理论,分析了推力轴承以及圆盘质量偏心对整个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推力轴承对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分叉行为有很大影响,推力轴承延迟了系统周期解的分叉,提高了临界转速和失稳转速,降低了转子共振振幅,因此推力轴承有助于转子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不同厂家SDH(同步数字体系)设备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业务互联互通实现的关键性技术及安徽省高速公路通信传输设备互联互通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8.
一类非线性系统Hopf分叉的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一类二阶参变非线性控制系统中产生Hopf分叉的条件及其用控制的方法消除分叉,以使当参变量在某一给定的范围内变化时,系统始终保持在渐近稳定的平衡态。 相似文献
9.
借助Fortran程序语言,对膜单元采用三节点九自由度的空间三角形单元,考虑初始预应力形成切线刚度矩阵,对膜结构进行几何非线性分析.依据张力场理论,针对膜材不抗压的特点,改进褶皱区域单元的本构关系矩阵,修改单元刚度矩阵,给出单元出现褶皱情况.验算平面矩形膜弯曲模型,说明了程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具有光滑过渡的复杂分叉节点的建模和3D打印是该类节点实现先进设计和智能制造的关键,本文用SolidWorks的特征造型功能实现了具有光滑过渡外型的节点的建模,然后分别利用3D打印技术的FDM和SLM工艺将其打印成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olidWorks和3D打印的建模制造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复杂节点采用传统的铸造工艺难以生产的问题,实现节点设计制造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