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15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厨余垃圾已成为法定分类处理的垃圾组分。农村厨余垃圾产生点分散,适合就近处理和产物就地利用,实现有机质还田和植物养分循环。因此,农村厨余垃圾的处理方式区别于城市。中国通过实践已形成了一系列特征性的农村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结合技术原理,分析了这些处理技术存在的原料预处理、转化条件和产物利用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压旋喷技术近几年开始应用于污染土壤修复,对所注入药剂的迁移扩散规律尚不明确,导致工程实践中缺乏可靠依据,同时为克服常规试验测试手段的不足,使用透明土材料开展了污染土修复药剂迁移的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在考虑分子扩散、机械弥散、对流等耦合情况下,建立了探究药剂在土壤中迁移特性的对流-弥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透明土试验技术能够直观地显示药剂迁移过程,可以应用于污染土修复药剂迁移特性的研究。在不同土壤压力条件下,存在最佳泥饼高度;相同土壤压力,泥饼高度越高,同一位置处浓度最大值越小;泥饼高度的选取关系到高压旋喷参数的设定,对修复效果及效率有重要影响。药剂的迁移以竖向迁移为主,水平向迁移不明显,因此为保证药剂以较高的浓度迁移至泥饼边缘,应使药剂在泥饼间隙水平方向上分布有较高且均匀的初始浓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批式和土壤培养实验考察拉恩氏菌LRP3对Zn的磷酸盐矿物诱导及其在Zn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 并进行X射线衍射、 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谱及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结果表明, 菌株LRP3对Zn2+的最大耐受质量浓度为120 mg/L; 对溶液中Zn2+的去除率为菌体细胞(97.4%)>发酵液(88.2%)>无菌发酵液(81.6%); 菌株LRP3的发酵液可通过生物矿化作用诱导形成结晶良好的立方体状Zn2(OH)PO3矿物晶体; 菌株LRP3的发酵液加入土壤后可快速降低DTPA-Zn的质量比, 培养5 d后DTPA-Zn的质量比平均下降784%, 培养6 d后土壤中Zn的弱酸提取态和可氧化态的质量比分别下降72.5%和562%, 可还原态和残渣态的质量比分别增加85.1%和14.8%. 因此, 菌株LRP3对Zn2+具有较强的抗性和吸附能力, 可通过降解植酸释放磷酸根, 进一步诱导形成碱式磷酸锌矿物晶体, 从而降低土壤中Zn的生物有效性, 可用于Zn污染土壤的绿色可持续修复.  相似文献   
4.
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是近些年各高校陆续开设的一门环境类专业课.该文阐述了该课程实验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并论述了从强化实验教学环节、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式、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全方位开放实验室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措施,以期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术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典型多环芳烃电化学可逆增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采用具有电化学开关特性的季铵盐实现对典型多环芳烃(PAHs)的可逆增溶,研究了十一烷基二茂铁三甲基溴化铵(FTMA)的电化学可逆特性及其对菲、芘、苊的增溶作用.结果表明:FTMA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可逆特性,通过电化学氧化及还原作用,其在氧化态与还原态之间的转化效率可达到90%以上,临界胶束浓度(CMC)及表面张力在2种状态时也发生了极大变化;FTMA对菲、芘、苊具有显著的增溶作用,且增溶作用大小顺序为芘>菲>苊;经电化学氧化之后FTMA失去表面活性及增溶能力,FTMA对3种PAHs的摩尔增溶比均降低了85%以上,但经电化学还原之后其增溶能力仍可恢复.  相似文献   
6.
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改良铅和镉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究热解温度对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将300℃、500℃和700℃下制备的生物炭加入铅(Pb)和镉(Cd)污染土壤进行培养,检测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生物炭培养60d后,Pb和Cd污染土壤pH值较对照上升0.35—0.86单位值,土壤中重金属的酸可提取态含量下降,残渣态含量上升,对目标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降低的改良效果700℃>500℃>300℃;在生物炭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复合污染土壤中Pb的残渣态含量比对应单一污染高50.60%—72.79%,而复合污染土壤中Cd的酸可提取态含量较对应单一污染高7.53%—12.99%;热解温度影响生物炭的表面特征和吸附重金属机制,进而影响生物炭改良土壤中目标重金属形态分布。  相似文献   
7.
Arsenic is a widespread contaminant in soils and groundwater. While various iron-based materials have been studied for immobilizing arsenic in contaminated soils, the feasibility of stabilized iron-based nanoparticles has not been reported.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three types of starch-stabilized iron-based nanoparticles, including zero-valent iron (ZVI), iron sulfide (FeS), and magnetite (Fe3O4), for immobilization of arsenic in two representative As-contaminated soils (an orchard soil and a fire range soil). To test the effect of the nanoparticles on the arsenic leachability, As-contaminated soils were amended with the nanoparticles at various Fe/As molar ratios (5:1–100:1) and contact time (3 and 7 d). After three days’ treatments of a field-contaminated sandy soil, the PBET-based bioaccessibility of As decreased from an initial (71.3±3.1)% (mean±SD) to (30.9±3.2)% with ZVI, (37.6±1.2)% with FeS, and (29.8± 3.1)% with Fe3O4 at an Fe/As molar ratio of 100:1. The TCLP-based leachability of arsenic in a spiked fire range soil decreased from an initial (0.51±0.11)% to (0.24±0.03)%, (0.27±0.04)% and (0.17±0.04)% by ZVI, FeS, and Fe3O4 nanoparticles, respectively. The Fe3O4 nanoparticles appeared to be more effective (5% or more) than other nanoparticles for immobilizing arsenic. When the two soils were compared, the treatment is more effective on the orchard soil that has a lower iron content and higher initial leachability than on the range soil that already has a high iron content.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se innocuous iron-based nanoparticles may serve as effective media for immobilization of As in iron-deficient soils, sediments or solid wastes.  相似文献   
8.
研究凤眼莲对水体中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吸收转移规律和富集特征. 结果表明: 胁迫5 d后, 处理Ⅰ(整株凤眼莲)中MTBE的平均浓度减少了94.25%, 处理Ⅱ(去叶凤眼莲)中MTBE的平均浓度减少了近50%, 处理Ⅰ比处理Ⅱ约减少44%, 而处理Ⅲ(对照)中MTBE的平均浓度只减少7.3%, 表明凤眼莲叶片的蒸腾作用是水溶液中MTBE减少的主要原因. 将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 20 ℃时, 水体中MTBE消失符合一级动 力学方程; 处理Ⅰ、 处理Ⅱ的消失速率明显大于处理Ⅲ. 凤眼莲暴露在ρMTBE<1 110 mg/L溶液中时, 培养5 d未观察到MTBE对植物的毒性, 蒸腾量与生物量比值变化不明显,当ρMTBE=1 480 mg/L时, 凤眼莲的蒸腾量与生物量比值明显减小, 凤眼莲叶片边缘干枯和萎黄. MTBE在凤眼莲根、 茎、 叶中的分布比例约为1 ∶1.5 ∶0.5, 其分布规律为: 茎>根>叶.  相似文献   
9.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肥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微生物菌剂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过程中,肥料的类型、用量和补加均能对土壤中石油降解、菌体数目产生影响。研究实验表明,NH4NO3:NH4H2PO4=5:1,肥料添加总量为污染土壤质量的0.75%,在修复到30d时补加肥料,能获得良好的降解效果。经过60d的花盆修复实验,石油降解率达到48.5%。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同时分离测定鱼血液中皮质醇、雌二醇及睾酮含量的胶束电动色谱法.研究了缓冲溶液浓度、添加剂含量、pH、分离电压及温度等条件对分离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分离条件,即:缓冲溶液组成为12mmol/L硼砂+6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6 mmol/Lβ-环糊精+8%乙腈,pH 9.5;检测波长为225 nm,分离电压为25 kV,分离温度为25℃;采用毛细管短端进样(毛细管有效长度仅为10 cm)、反向分离模式.3种类固醇激素在4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且分析物在1.0~100.0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3 2.该方法用于鱼血液中类固醇激素的检测,回收率为84.60%~113.30%,满足生物样品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