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7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系统科学   147篇
丛书文集   160篇
教育与普及   8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6035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524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421篇
  2006年   551篇
  2005年   610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口贸易引发的资源流失风险是当今研究的热点. 本文动态地分析了出口贸易引起的资源流出变动及其影响因素, 并对2018-2022年中国地区出口贸易进行优化调整. 首先, 本文利用行业间投入-产出表和资源消耗数据计算中国各行业的直接和完全资源消耗系数; 其次, 利用结构分解模型挖掘出口导向的隐含资源流出量变动的主要原因; 随即, 将45个行业进行聚类分析, 探讨未来各行业的节约资源潜力和调整路径; 最后基于情景分析和多目标优化理论, 从出口贸易结构, 贸易额和技术发展视角对中国未来出口贸易进行模拟分析.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1) 直接消耗强度, 技术进步, 出口总量和出口结构等4个影响因素中, 出口额对资源流失风险的贡献率最大. 直接能源消耗强度有助于降低因出口导致的能源流出, 而完全消耗水资源强度的降低大大减少了资源流失风险, 符合现实; (2) 以2017 年为基准年, 利用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2018-2022年出口结构和出口量, 结果表明优化结果有利于降低资源流出量. 通过调整未来各行业资源消耗强度, 优化结果发现技术提升带来的资源节约优势逐渐增强, 本文认为, 为技术改善的资金(人员)投入的边际产出呈现逐渐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2.
 太空资源开发活动具有重大的经济、技术和政治意义。利用规范分析、经济学和政治学方法,分析了太空资源开发的现状,现行的多边与单边治理机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国的经济特点、行业利益和未来战略发展需要,类比了相似的资源开发制度,提出了中国对太空资源开发的应有立场与主张,包括积极参与并引领国际治理,及时颁布国内相关政策法律等。  相似文献   
3.
 在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至为关键,科技经济融合成为关乎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选择。从科技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通过考察科普化配置在政策支持、主体动力、转化渠道、产业融合等领域存在的困境,探讨其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沟通科学与公众、促进科技经济融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科技资源的科普化配置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应重点加强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生态,完善资金保障,拓展传播渠道,形成产业集群,为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动力机制、合作渠道和资源网络。  相似文献   
4.
基于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 构建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 进行中国土地资源生态敏感性评价, 揭示土地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特点, 进而对不同土地资源和不同农业区土地资源的生态敏感性进行差异分析, 得到如下结果。1) 中国土地资源生态敏感性空间差异显著, 高度生态敏感区集中在4个区域: 北方干旱/半干旱沙漠(地)的土地沙化敏感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敏感区、南方低山丘陵土壤侵蚀敏感区以及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土壤侵蚀双重敏感区。2) 耕地、林地和草地的生态敏感性差异显著, 耕地的敏感性整体上较低, 北方旱地高于南方水田; 林地的土壤侵蚀和石漠化敏感性较高, 以南方中西部疏林地、大兴安岭–长白山区为主; 草地的土地沙化敏感性较高, 以内蒙古中部、青藏高原中部和天山东段的中低覆盖草地为主。3) 九大农业区之间土地资源生态敏感性差异显著, 总体上呈现北方高、南方低的格局, 针对我国不同农业区的土地生态敏感性特点, 应实施不同的土地利用措施和生态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5.
土家药资源调查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我国土家族地区药物资源调研文献资料和相关地方药材标准,结合对实地调研工作的梳理,调查研究了我国湘、鄂、黔等土家族地区药物资源的种类.结果表明:我国土家族地区药物资源种类约有2600种,较常用及有特色的土家药约有600个品种,目前医疗机构常用土家药有170余个品种.上述结果可为土家药资源种类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详实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6.
面向云制造的有限资源多任务调度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云制造环境下云服务组合优化调度问题,在深入分析目前优化调度问题存在的难点及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云制造环境下有限资源的多任务调度模型。考虑服务需求者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及重要的服务评价指标,以每个服务需求者作为博弈参与者,将每个任务的执行制造路径当作博弈策略,把时间、合格率、成本和服务质量组成的综合服务水平看作博弈支付函数,最终把有限资源的多任务调度问题转变为多个静态非合作博弈问题。在此基础上,将求解纯策略纳什均衡解的过程编制为算法,该算法所得的均衡解为每个任务的最终执行制造路径。实验仿真表明该模型及算法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罗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16):233-238
为了解决传统分布式控制部署环境繁琐,令现阶段资源控制变得更加复杂,容易产生服务延迟和稳定性低的问题。通过云平台研究了一种大规模工业园区资源集约化控制方法。以服务思想为核心建立大规模工业园区资源集约化控制框架,为用户提供统一的使用平台。设计云平台由云控制节点控制,按照需求对存储节点进行扩充。框架中的功能层为大规模工业园区资源集约化控制的重要部分,包括性能监测、资源调度、自适应控制与报警四个部分。虚拟机放置遍历全部可能的云平台状态,将状态变化代价最小云平台状态当成虚拟机控制策略。基于成本的最低消耗采取资源调度策略,组建动态任务划分模型。结合总体考虑节点量、输入数据类型、进行调度时所耗时间以及资源回收所需时间等影响因素做出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控制下网络拥塞率符合要求;服务延时低、稳定性高。可见所提方法整体性能优。  相似文献   
8.
测度地区卫生资源需求是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卫生资源空间配置的前提.综合考虑地区卫生资源需求决定因素及空间相互作用,构建卫生资源需求指数,分析2000年—2010年中国卫生资源需求在地市之间的分布及变化.结果发现,中国卫生资源需求自西向东呈“高-低-高”的总体空间格局.西部的青海、西藏、新疆和川西地区主要因为居民健康需要水平高,卫生资源需求中高值地市连片分布,形成青藏地区高值集聚区和以藏中为核心的中国西部卫生资源需求热点区域.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因为卫生服务可及性高,卫生资源需求中高值地市集中分布,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高值地市集聚区和以苏浙沪为核心的中国东部卫生资源需求热点区域.中部地域整体上居民健康需要和卫生服务可及性较低,连片分布卫生资源需求低值地市,其中广州、武汉、成都等部分省会城市和豫北地区因卫生服务可及性较高,川云桂黔地区因健康需要水平较高而成为卫生资源需求中高值区,形成以甘川陕晋豫鄂湘为主的低值地市集聚区和以甘陕鄂湘赣为核心的中国卫生资源需求冷点区域.  相似文献   
9.
根据山东省1996—2017年渔业统计数据,对山东省11种主要经济海洋鱼类捕捞量的变动与鱼种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捕捞方式,讨论4个优势种捕捞量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山东近海主要经济鱼类的捕捞总量在1996—1999年保持增长态势,之后下降明显;鱼种结构的多样性与均匀性不断增加;经多年捕捞利用,蓝点马鲛、带鱼衰退明显,个体趋于小型化;鳀鱼在2003年以后虽然出现衰退现象,但生殖力明显增大。总之,山东近海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蓝点马鲛、带鱼、鳀鱼仍处于衰退状态,需要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0.
贵州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的蓬勃开展,大大提升了贵州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其典型而丰富的民族节庆、服饰、建筑、饮食及体育等特色资源也是贵州对外宣传的重要名片。分析贵州民族特色资源特征,衡量民族特色资源与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融合的价值,探寻贵州民族特色资源与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融合路径,以期推动贵州山地户外运动赛事与民族特色资源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