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半主动变阻尼器地震作用下多层建筑结构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半主动控制算法,选用四条地震波即El-Centro波、Hachinohe波、Kobe波以及上海人工波,并将峰值地面加速度均调幅至0.1gal.结果表明:总体上基于SVM半主动变阻尼器能够提高对结构层间位移和速度的控制效果;特别,消除了受控结构局部加速度放大现象.  相似文献   
2.
将选择的746条各国强震记录按照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规定进行场地分类.按照最新的识别近场强速度脉冲地震记录的定量方法,将选择的地震记录划分为中远地震、近震及近场强脉冲地震记录.利用这些强震记录,统计得到了近场强脉冲地震对应Ⅰ,Ⅱ,Ⅲ,Ⅳ四类场地的等延性位移比谱、等强度位移比谱的计算公式,并由此研究了场地条件及各种地震动参数对等延性位移比谱、等强度位移比谱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场地震动的脉冲作用在中短周期段[0.3s,5s]对等延性位移比谱的影响较大,近场地震动的脉冲作用在中短周期段[0.5s,3s]对等强度位移比谱的影响较大且部分可达80%以上,场地条件对影响周期段的范围有重要影响;峰值地面速度与峰值地面加速度比(PGV/PGA)是影响近场地震动位移比谱最大的参数.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地球和地球上生物体的行为,特别是人类的行为,受到天王星运转的影响,支持这一观点的科学证据是非常有限的.一些研究证据表明:全球温度变化、地震的频率和强度、地球上生物体和人类的行为包括流感的流行、股市的趋势和崩盘,甚至战争,与天王星的公转有关.提出了导致这些改变的原因是由于天王星84年的公转周期伴随节律性的磁场方向和强度的变化,这可能节律性地改变地球自转轴倾斜度,结果影响地球本身和地球上生物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基于势流体理论,针对一典型实体矩形截面桥墩,分析了不同水深时,动水对桥墩自振特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水深和地震波类型等条件下,作用于桥墩上动水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合力作用点位置,并分析了动水对矩形截面桥墩在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动水和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矩形截面桥墩的自振周期、墩底弯矩及剪力的峰值会随着水深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动水使墩底弯矩和剪力分别最多增大了31%和50%,因此动水对桥墩动力反应的影响不可忽略.并且,不同类型地震波对作用于桥墩上的动水压力分布的影响也不相同.根据日本规范计算作用于矩形截面桥墩上的动水力的结果与本文的结果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对板片空间结构体系用于高层建筑结构情况下结构的力学性能,动力及抗震,风载反应等进行了研究,并与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板片空间结构高层建筑具有受力合理,自重轻,抗震性能较好和基础工程的费用较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系统参数的可能组合,得到了5种MTMD模型.基于结构受按振型——MTMD系统的力学模型,建立了设置这5种MTMD时结构的传递函数和动力放大系数统一表达式.于是5种MTMD的优化准则可统一定义为结构最大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基于MTMD的优化结果即最优频率间隔、最优平均阻尼比和最优调谐频率比,利用Wilson—θ法对一22层高层钢结构—MTMD系统进行了时程分析.分析中所用地震波分别为:EL—Centro地震波,Taft地震波,天津地震波和上海地震波.进而评价了5种MTMD的地震反应控制效果和冲程情况.研究表明,在高层钢结构建筑的MTMD地震反应控制中宜优先考虑MTMD(Ⅰ)和MTMD(Ⅴ)模型.  相似文献   
7.
A detailed 3-D P-wave velocity model of the crust and uppermost mantle under the capitol region is determined with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25 km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4-17 km in depth. We used 48750 precise P-wave arrival time data from 2973 events of local crustal earthquakes, controlled seismic explosions and quarry blasts. These events were recorded by 123 seismic stations. The data are analyzed by using a 3-D seismic tomography method. Our tomographic model provides new information on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complex seismotectonics of this region. Different patterns of velocity structures show up in the North China Basin, the Taihangshan and the Yanshan Mountainous areas. The velocity images of the upper crust reflect well the surface geological, topographic and lithological features. In the North China Basin, the depression and uplift areas are imaged as slow and fast velocity belts, respectively, which are oriented in NE-SW direction. The trend of velocity anomalies is the same as that of major structure and tectonics. Paleozoic strata and Pre-Cambrian basement rocks outcrop widely in the Taihangshan and Yanshan uplift areas, which exhibit strong and broad high-velocity anomalies in our tomographic images, while the Quaternary intermountain basins show up as small low-velocity anomalies. Most of large earthquakes, such as the 1976 Tangshan earthquake (M 7.8) and the 1679 Sanhe earthquake (M 8.0), generally occurred in high-velocity areas in the upper to middle crust. However, in the lower crust to the uppermost mantle under the source zones of the large earthquakes, low-velocity and high-conductivity anomalies exist,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fluids, just like the 1995 Kobe earthquake (M 7.2) and the 2001 Indian Bhuj earthquake (M 7.8). The fluids in the lower crust may cause the weakening of the seismogenic layer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crust and thus contribute to the initiation of the large crustal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Aki的尾波散射理论,对澜沧-耿马大震前后近10年的时间,在大震区域及外围的7个地震台近2000多张地震记录图的尾波进行测量,得出Q值随时间变化的结果表明:澜沧、耿马两次大震前有1~3年左右的低Q值异常期;在临近大震前1年左右,Q值处于回升阶段;震后Q值明显增大.并结合澜沧-耿马地区区域地质构造图,试图分析Q值在断层错动中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澜沧、耿马7.6、7.2级两次大震是分别孕育的双主震并且可能是澜沧7.6级大震的发生触发了耿马7.2级大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通过光学字符识别(OCR)软件, 整理世界地震台网1918—1970年的世界台站震相报告, 对该时期发生在亚洲及周边地区7级以上强震的震源位置及部分强震的震源机制(断层面解)进行测量。使用1918—1970年《国际地震资料汇编》(ISS)和EHB Bulletin的震相到时和到时差, 对该时段338个7级以上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 得到其中316个地震事件的可靠定位。使用1933—1970年ISS和EHB Bulletin的P波初动数据, 对该时段244个地震事件求解震源机制解, 得到其中209个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解。研究结果丰富了亚洲地区基于全球地震台网观测的1918—1970年仪器记录早期近现代强震目录震源机制资料, 并提供一种研究近现代地震的可行方法, 对开展其他地区或其他震级范围的仪器记录早期近现代地震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概率统计方法对陕西强震(M≥6)的时段求出理论分布函数,找出了关中强震时段的周期和多项式,并讨论了转移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