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56篇
综合类   212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设计合理的足部辅具可有效实现糖尿病患者足底高压区域卸载和足底压力分布优化,有助于降低足溃疡发生率和复发率、延缓足溃疡恶化和截肢周期。综述了糖尿病足部的评估方法、足部辅具的设计原则、制作技术以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发现研究主要以糖尿病足部形状与破损情况为依据,通过结构设计、材料组合等实现降低足底压力峰值、保护足部的目的。然而,目前的糖尿病足部辅具仍需进一步结合足部生理参数监测、主动防护等功能,以更实时、准确地监测糖尿病足部健康水平,更智能、有效地维护足部健康。关键词糖尿病足;足部辅具;压力卸载;智能辅具  相似文献   
2.
研究佩兰提取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降脂活性。采用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大鼠组、高脂血症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5 mg·kg-1)及佩兰提取物低剂量组(6 g生药·kg-1)和高剂量组(12 g生药·kg-1),每组12只;高脂饲料喂养造模,造模同时给予相应药物的干预。分别于第5周和第10周检测各组大鼠的各项血脂水平。与高脂血症模型对照组比较,佩兰提取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TC、TG和LDL-C水平均降低,HDL-C的水平升高,高剂量组的作用最为显著(P0.05)。佩兰提取物具有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活性,具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模型,观察茶多酚对AS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模型组(AS组)、茶多酚低剂量组(TPL组,0.2 g/κg)、茶多酚高剂量组(TPH组,0.4 g/κg),9周后测定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 1)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AS组与NC相比,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在10-9~10-4mol/L浓度的Ach溶液中血管内皮舒张率明显降低(P0.01);TPL,TPH与AS组相比,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在10-9~10-4mol/L浓度的Ach溶液中内皮舒张率明显升高(P0.05);2)血管内膜/中膜厚度比:AS组与NC相比,内膜/中膜厚度比明显增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TPL,TPH与AS组比较,内膜/中膜厚度比明显降低(P0.01);3)主动脉形态学观察:AS组大鼠动脉壁可见多处隆起于内膜表面的典型粥样斑块;动脉内皮细胞脱落,内膜增厚、断裂;中膜平滑肌明显萎缩,排列不规整.NC组无形态学改变,其他各组改变较轻,未见粥样斑块形成.结论茶多酚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不同饲养周期和不同性别的 SPF 级 SD 大鼠与 Wistar 大鼠的部分生理及生化指标的生物学差异,建立不同品系及不同饲养周期大鼠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方法 5 ~ 6 周龄 SPF 级 SD 大鼠与Wistar 大鼠各 300 只,雌雄各半,饲养于屏障环境中,随机分为饲养 4 周组、12 周组及 24 周组,并饲养相应的周数。用全自动血细胞和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检测。 结果 SD 大鼠在 12 周组雌鼠和 24 周组雌、雄鼠的白细胞计数( WBC)总数显著高于 4 周组大鼠( P<0. 01) ,12 周组雄鼠的 WBC 总数高于 4 周组大鼠(P<0. 05),4 周组和 12 周组的雌鼠 WBC总数低于雄鼠( P < 0. 05)。 不同饲养周期和性别的 Wistar 大鼠血液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 05)。 SD 大鼠 4 周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显著高于 12 周组及 24 周组(P<0. 01),且 4 周组雌鼠 ALP 低于雄鼠(P<0. 05),12 周组和 24 周组雌鼠 ALP 显著低于雄鼠(P<0. 01);12 周组和 24 周组 SD 大鼠的甘油三酯( TG)均高于 4 周组(P<0. 05)。 Wistar 雌性大鼠 12 周组和 24 周组雌、雄鼠的 ALP 均显著高于 4 周组( P< 0. 01),12 周组雄鼠ALP 高于 4 周组(P<0. 05)。 4 周组和 24 周组 Wistar 雌鼠 ALP 显著高于雄鼠( P<0. 01),12 周组雌鼠 ALP 高于雄鼠(P<0. 05)。 结论 不同饲养周期、不同性别及不同品系的 SPF 级大鼠,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具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探索参藤三黄汤对糖尿病肾病中MMP2,9、TIMP1,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50只实验大鼠随即分为空白组10只,余下造模成功后等分为模型组,参藤三黄汤高、低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并给予相应药物。12周后实验结束时检测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糖、血胰岛素等指标及肾内皮细胞外基质MMP2,9、TIMP1,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1参藤三黄汤治疗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1),说明参藤三黄汤有明显的降血糖功效;2参藤三黄汤干预后,治疗组大鼠的糖耐量异常有所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肾小球和肾小管形态趋于正常且MMP2,9表达明显提高,而TIMP1,2表达明显降低。说明参藤三黄汤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增强糖耐量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MMP2,9、降低TIMP1,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导致的与其他外伤因素等无关的足部组织破坏,在临床上属于慢性伤口,常合并缺血、周围神经病变以及感染,其愈合受损增加了感染的可能,因此在糖尿病足的治疗过程中,抗感染治疗是关键.目前临床上多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糖尿病足的病理生理变化阻碍了抗生素在溃疡中的渗透,使其难以到达病变部位,同时,由于抗生素多重耐药现象逐渐严峻,也增加了糖尿病足的治疗难度.光动力疗法以其靶向性好、副作用低、对微生物无耐药性等优点给糖尿病足的医治提供了新的选择.近年来,光动力疗法在治疗糖尿病足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因此,本文对光动力疗法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治疗机制、近期的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UH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的汉黄芩素、隐绿原酸和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方法。以芹菜苷为内标,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 1.8 μm),乙腈和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1。结果表明,汉黄芩素、隐绿原酸和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线性范围为1~1 000 ng·mL-1(R2>0.99),最低定量浓度为1 ng·mL-1,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大鼠血浆中汉黄芩素、隐绿原酸和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剂量前列腺素E1冲击治疗对糖尿病足合并外周动脉病变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Wagner I~Ⅲ级的糖尿病足患者139例,分为大剂量前列腺素E1组(观察组)79例、传统计量组(对照组)6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前列腺素E1(40μg/d),连续治疗7 d,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前列腺素E1(10μg/d),连续治疗14 d,随访3个月.分别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取糖尿病足创面中心肉芽组织行病理学观察,并采用ELISA法测定其中的NGF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EGF含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伤口愈合情况、截肢率、踝肱指数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后创面组织HE染色可见新肉芽组织形成,对照组也可见新肉芽组织形成,但新生血管较少.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NGF和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WagnerⅡ~Ⅲ级患者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agnerⅡ级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截肢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WagnerⅡ级治疗后踝肱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前列腺素E1冲击治疗可明显提升WagnerⅡ~Ⅲ级合并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率,缩短WagnerⅡ级患者愈合时间,缓解下肢疼痛;其可能机制与提升NGF,EGF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药物治疗干预措施对结核性脑膜炎大鼠蛛网膜颗粒结构的影响,为研究结核性脑膜炎继发脑积水形成机制和药物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大鼠结核性脑膜炎模型,分为A、B、C、D组(实验组),实验A、B、C组均给予异烟肼及利福平抗结核治疗,其中B、C组分别另外经小脑延髓池注射尿激酶(B)、乌司他丁(C),D组为非治疗干预组,E组为健康空白对照组。第3周,处死大鼠,之前经小脑延髓池注入亚甲蓝定位蛛网膜颗粒,使用TUNEL法观察5组大鼠蛛网膜颗粒细胞凋亡情况差异。结果 A、B、C组蛛网膜颗粒中偶见细胞凋亡,非治疗干预D组蛛网膜颗粒中凋亡细胞增多,对照组未见凋亡。结论大鼠结核性膜炎后存在广泛的蛛网膜下腔炎症反应过程,使蛛网膜颗粒出现过度的细胞凋亡,治疗干预可能减少蛛网膜颗粒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用14 MeV快中子对Wistar雄性大鼠进行5 Gy的全身照射,观察其免疫系统损伤情况及氧化应激的相关变化.大鼠分为辐射组和对照组,分别在辐射后1,7,14d 3个时间点取血液、胸腺和脾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辐照后第1d,辐照组大鼠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降至最低,照后第7、14d有所恢复,但仍不足正常组的1/2.血小板数在照后第1d开始减少,至第7d达到最低值,第14d仍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而大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辐照后14d明显低于正常组.另外胸腺和脾脏均出现萎缩,脏器指数明显减小.血浆、胸腺和脾脏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SOD酶活性及MDA值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说明快中子辐射影响血浆、胸腺和脾脏的抗氧化应激能力,诱导细胞凋亡或坏死,造成胸腺和脾脏的萎缩以及一系列组织形态的改变,从而严重影响大鼠的正常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