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595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油气单一运移通道特征,建立惠民凹陷南部地区油气运移通道组合类型,并系统总结其成藏作用.结果表明:惠民凹陷南部地区主要发育连通砂体、断层及不整合3种油气运移通道,形成了砂体—断层—砂体、砂体—断层—不整合和砂体—不整合3种组合类型;这些组合类型不仅控制了油气运移模式,发育反“Z”字型输导运移模式、阶梯状输导运移模式等,而且控制了油气空间分布特征;砂体—断层—不整合型和砂体—不整合型决定曲堤地区油气具有“多层系分布、油气藏类型多样、运移距离远”的特征;单一的砂体—断层—砂体组合类型决定钱官屯地区油气具有“单层系分布、油气藏类型单一、运移距离近”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钻井和油藏解剖得到,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油藏类型除少量基岩潜山油藏外,主要为断层油藏,纵向上以南一段自生自储式生储盖组合油最富集,平面上呈11个富集区分布,以塔南中次凹和贝中-南贝尔东次凹北洼槽油更富集。油成藏可分为自生自储式、下生上储式和上生下储式3大类成藏模式,自生自储式又可分为洼中隆、缓坡断阶带和陡坡断阶带或断鼻3种成藏模式,油成藏模式对油分布的控制作用表现在3个方面:①缓坡断阶带油成藏模式是油富集的最主要成藏模式;②成藏模式越发育的的层位,油就越富集;③成藏模式越发育的地区,油也就越富集。  相似文献   
3.
大化七百弄高峰丛深洼地以峰丛密度大、洼地深和体积大为主要特征,洼地及谷地的分布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十分明显,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大化七百弄高峰丛深洼地是在水文气候、岩溶岩组成和地质构造等多种地质因素作用下,经历了白垩纪的岩溶初始阶段,由古近纪古新世至第四纪的发展演化逐发新世末期的发展演化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60例脑卒中患者配偶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研究对象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5.
抑郁的发生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啮齿类的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单胺类分子如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HPA系统的相关的激素分子以及神经营养类分子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都可能参与了抑郁发生的神经生理过程.编码以上分子的基因型的差异有可能是导致个体对应激反应的敏感性和抑郁发生差异的遗传基础.童年早期和成年经历的压力生活事件是影响抑郁发生的常见的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赋予个体对应激不同的敏感性,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二者的交互作用影响了个体相关脑区的神经回路的功能从而影响了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生抑郁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神经、心理等方面的疾病给中国人带来了严重的困扰,大学生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重灾群体。针对大学生抑郁自杀行为,可开展生命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顸警干预机制,加强大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的化解机制,关注大学生心理前兆,加强大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等措施来进行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7.
济阳坳陷新近系层序地层构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济阳坳陷新近系是重要含油气层位之一,但由于研究区内油气分布极不均衡,使得区内不同部位研究程度差异较大,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根据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以及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对全区进行了层序地层构型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冲积河流相地层的体系域构型包括4部分,即低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和收缩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沉积;扩张体系域发育辫状河向曲流河过渡沉积;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其泛滥平原亚相广泛分布;收缩体系域发育曲流河向辫状河过渡沉积.在不同沉积背景下,同一时期的相同类型体系域中发育的沉积类型及沉积体系不同,陡坡带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体系,缓坡带发育小型扇及扇前洪泛平原间歇河道体系.准层序组类型与经典层序地层学中的类型相似,但是其内部各准层序以正韵律为主.  相似文献   
8.
高邮凹陷断裂调节带发育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断裂调节带是构造变形区调节构造平衡的一类重要的地质构造.综合地质、地震等分析资料对高邮凹陷主要断裂系构造的分布特征及其各构造带的石油地质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邮凹陷内存在真武吴堡断层同向类叠置型、真②断层内同向类叠置型、吴①断层内同向类共线型、汉留吴②断层间共轭反向类共线型4种断裂调节带类型.凹陷内同向类调节带易形成主水系通道,各种沉积扇体和鼻状圈闭发育,而且临近凹陷内生油中心,易于形成油气富集带,是油田的主要分布区;而共轭反向类调节带则位于凹陷内低幅凸起,其水系不发育,缺乏沉积砂体,远离生油中心,不利于成藏.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透镜状砂岩油藏的成藏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可压缩多孔介质油水两相渗流的基本原理,对东营凹陷牛35-B砂岩油藏的成藏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模拟考虑了砂体区地层沉积(剥蚀)、地层厚度变化、岩石孔渗条件变化、流体物性变化、毛管压力、相对渗透率、油气生成等一系列过程和参数。模拟再现了石油在砂体中聚集的过程,模拟得到的最终含油饱和度及其分布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围岩和砂体的毛管压力差异是驱动石油在类似牛35-B这样的透镜状砂岩油藏中聚集的根本动力,而这一驱动力是由于围岩和砂体物性上的差异以及石油生成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地球化学研究手段,对东濮凹陷濮城地区沙一段盐湖相烃源岩岩样、原油样和油砂样进行了族组分、饱和烃色谱-质谱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濮城地区沙一段原油与含油砂岩抽提物的饱和烃含量在47.39%~65.33%,族组分碳同位素分布在-28.06‰~-26.29‰,芳烃、非烃和沥青质组分之间的同位素分馏效应较小;w(Pr)/w(Ph)小于0.5,具有明显的植烷优势;甾烷w(C2920R)/w(20(R+S))为0.23~0.27,w(C29ββ)/w(αα+ββ)为0.19~0.40,甾烷系列中C27含量略占优势,重排甾烷含量极低;γ-蜡烷含量较高,w(γ-蜡烷)/w(C30藿烷)在0.60左右,w(γ-蜡烷)/w(HC3122S)大于2.0,三升藿烷-五升藿烷呈“翘尾”状升序分布,反映了高盐度水体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未熟-低熟油特征。油源对比分析认为其烃源灶为沙一段泥岩和部分沙三段泥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