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6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70篇
系统科学   130篇
丛书文集   103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2700篇
自然研究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国内外低碳土地利用的研究背景和实践,分析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碳排放效应,并对城市土地低碳化与集约化利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并采用鄂州市实际构建低碳理念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鄂州市2000-2013年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由此,总结鄂州市再加入低碳因素后土地集约利用的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PSR框架的甘肃省环县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态退化区甘肃环县为研究区,通过构建"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自然、经济和社会3个方面选取20个评价指标,建立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计算耕地生态安全指数并划分安全等级,对2005-2016年环县耕地生态安全变化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地反映耕地生态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适用于区域耕地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②2005-2016年期间,环县耕地生态安全水平逐渐提高,生态功能有所改善,耕地生态安全经历了"恶化-敏感-安全"的演变过程.③单项指标的变化表明环县2005-2016年间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单位面积耕地化肥施用量、年降水量以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变化明显,是影响区域耕地生态安全状况的关键因素.今后在加强对耕地数量保护的同时,应采取休耕等耕地休养方式加强耕地质量和耕地生态建设与维护,致力于耕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促进区域耕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联系建立湖北省黄石市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库的生产实际,介绍了用数字化方法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过程以及建库过程中在数据采集、数据转换、数据检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0年 Alos 影像数据由决策树分类解译获得的唐山市区城市绿地分布图,在GIS技术的支持下,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利用斑块密度、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均匀度指数对研究区域城市绿地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唐山城市绿地景观指数分别为2.58、0.93、0.20和0.82,结构分布不尽合理,公园绿地占地面积较大;四个片区中绿地分布不均匀,绿地类型分布较集中。论文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讨论,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为其他中小城市绿地格局分析与绿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Markov-CA的莆田市涵江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莆田市涵江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模型进行研究,将基于时间离散、状态离散的马尔可夫(Markov)模型和元胞自动机(CA)模型优点有机结合,建立涵江区土地利用Markov-CA模型。利用2005年、2010年涵江区土地利用影像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特征,对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进行模拟。采用Lee-Sallee形状指数作为Markov-CA模型评价指标,评定模型精度。通过实验结果分析,2012年形状指数,证实基于Markov-CA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方法精度较高,模拟结果可作为涵江区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于地下水开采和大量工程建设的影响,不少城市地面沉降问题突出.利用2011年至2013年间获取的41景TerraSAR-X高分辨率SAR数据,采用相干点目标分析技术对常州地表形变进行监测,获得了地面沉降速率图,并与水准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达到了毫米级精度.研究结果显示,常州市武进地区存在几处明显的沉降,在2011-2013年间最大沉降速率达到28.7 mm/a,体现了IPTA技术在城市地面沉降监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安徽省芜湖市四区(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为研究区,利用1994年Landsat-5的TM影像、2006年和2014年Landsat-7的ETM+影像解译结果,获取芜湖市四区三期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图,并基于ENVI图像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芜湖市四区1994—2014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做定量分析研究,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探讨各类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地矛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产出效益、土地利用强度三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四川省18个城市进行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运用ArcGIS生成空间结构图,分析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受土地投入强度和土地产出效益影响较大,受土地利用强度影响较小。从空间结构来看,四川省中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东部城市次之,西南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低。基于以上结果,为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使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2012年12月-2013年2月的MODIS地表温度数据产品对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冬季地表温度进行研究.将巴丹吉林沙漠分为湖泊区、沙漠外围区和沙漠周边区3个区域,旨在对3个区域的白天和夜晚地表温度进行研究对比.结果显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湖泊区冬季白天和夜晚平均地表温度为6.10?C和-14.37?C,沙漠外围区分别为4.25?C和-15.44?C,沙漠周边区分别为4.07?C和-14.29?C,存在沙漠腹地湖泊区地表温度明显高于沙漠其他区域的"暖岛效应",其形成机制可能与远程地下水补给湖泊群有关.  相似文献   
10.
依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选取8个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相关的评价指标,构建"产城融合型"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运用特尔斐法和目标值等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土地利用潜力进行测算。结论显示:该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度分值为88.40,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分别为:449.24hm2、266.99hm2、120hm2,表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较好,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仍有较大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