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吕良;苏瑞军;晋小婷;张立超;李卓玉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4(1):142-150
TBBPA(Tetrabromobisphenol A)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溴系阻燃剂,主要应用于电子和餐具等塑料制品以及涂料中,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征,在空气、土壤、水甚至人体血液和乳汁中都有检出。已有研究表明TBBPA具有细胞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活性,但长期暴露后对人体组织癌变的诱发风险尚需进一步评估。文章采用环境浓度TBBPA长期暴露人正常肝细胞(HL⁃7702),观察其细胞形态学改变及肝癌细胞标志基因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浓度的TBBPA暴露4周可以诱导HL⁃7702细胞由卵石状向长梭形转变,并出现丝状伪足。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TBBPA暴露4周后,肝细胞癌变的早期标志物GPC-3表达升高,肿瘤迁移相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也呈升高趋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集落形成和锚着独立生长实验表明,TBBPA暴露4周后,细胞集落形成和锚着独立生长能力增强。研究表明环境浓度TBBPA长期暴露可能有一定的致肝癌风险。 相似文献
2.
W1-2 菌株是以好氧活性污泥为菌源, 以四溴双酚 A(tetrabromobisphenol A, TBBPA)驯化筛选得到的一株新型好氧降解菌株. 16S rDNA 序列表明, W1-2 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 主要以酶降解的模式去除 TBBPA. 在 30 ℃、pH=7、 150 r/min 和无其他碳源辅助的条件下, W1-2 菌株对 10 mg/L TBBPA 5 d 的好氧降解率可达 91.4%. 温度、转速、pH 值及 TBBPA 的质量浓度均会影响 W1-2 菌株的降解特性, 其中 pH 值对降解率的影响最大. W1-2 菌株最适宜降解和生长的环境条件为 150 r/min、30~ 35 ℃, TBBPA 质量浓度为 10 mg/L 和 pH=8. 此外, W1-2 菌株也是为数不多的无需其他碳源支持、能在高 TBBPA 质量浓度(30 mg/L)和低氧(0 r/min)条件下仍保持高降解能力的好氧降解菌株. 对 W1-2 菌株的研究, 为探究好氧环境下能降解 TBBPA 的微生物的修复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通过简单易行的沉淀工艺制造了具有优异光催化性能的AgCl/AgBr复合光催化剂. 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该材料的结晶结构、形貌特征和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并且在可见光驱动下降解水中四溴双酚A (TBBPA). 结果表明,AgCl/AgBr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反应30 min后的降解率达98.49%,最后探讨了AgCl/AgBr复合材料可能的光催化机理,发现 ?OH和 ?O2 ? 是主要活性物质,并且在反应过程中有效地阻止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使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TBBPA对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幼鳗体内谷胱甘肽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在本实验暴露剂量和时间范围内,GST活性高浓度组被显著诱导;GPx活性高浓度组首先在暴露第三天被显著诱导,其后暴露第七天降低至对照组水平,中浓度组则在暴露第七天被显著诱导;GR活性仅低浓度组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GSH含量仅中浓度组显著增加.这些相关指标的变化间接反映了生物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氧化胁迫时表现出的应激效应,有可能作为水环境中TBBPA污染的生物监测指标.对照组中除GPx活性外,其余三个指标均随时间的变化显著升高或降低.表明这些指标易受环境非污染因素扰动的影响,因此作为生物标记时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四溴双酚A对鲫鱼血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幼龄鲫鱼(Carassius auratus)体外暴露于四溴双酚A(TBBPA)后,血清抗氧化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分别随暴露剂量和时间的变化.在整个试验剂量范围内,GSH含量被显著抑制;GSH-Px在中低浓度下被显著诱导,高浓度时活性变化不大;SOD、CAT活性在高浓度暴露时显著升高.0.1 mg/L动态暴露中,GSH含量在整个过程中都被抑制,SOD呈先抑制后诱导,GSH-Px在暴露初期和中期被诱导CAT活性则在暴露后期被显著诱导.试验表明在鱼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氧化胁迫时,可能会倾向于选择不同的应激补偿机制来消除胁迫;GSH对TBBPA十分敏感,可以考虑作为水环境中TBBPA污染的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