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6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234篇
系统科学   230篇
丛书文集   115篇
教育与普及   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38篇
综合类   5054篇
自然研究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适应步长加速(Adam)类算法由于其计算效率高、兼容性好的特点,成为近期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Adam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本文基于当前梯度、预测梯度以及历史动量梯度,提出一种新型Adam类一阶优化算法——复合梯度下降法(C-Adam),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理论证明.与其他加速算法的区别之处在于,C-Adam将预测梯度与历史动量区别开,通过一次真实的梯度更新找到下一次迭代更精准的搜索方向.利用两组常用测试数据集及45钢静拉伸破坏实验的实验数据对所提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C-Adam与其他流行算法相比较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及更小的训练损失.  相似文献   
2.
基于贵阳市中心城区178 749条POI数据,采用核密度分析、平均最近邻分析和区位熵分析,从服务业整体和分行业方面,探讨贵阳市服务业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贵阳市中心城区服务业已基本形成"双核多组团"的结构,极化成核现象显著,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空间结构;空间上整体呈"Y"型分布形态,主要分布在交通网络中心性好和地势低平的地区;②服务业分行业视角下,不同类型服务业的数量和集聚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具体分布模式呈现3种类型;专业化功能区差异明显,在城市边缘更易于形成专业化集聚区;③交通、地形、人口、城市规划是影响服务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最后从规划视角提出城市服务业布局优化的策略,对山地城市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安防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共视频监测系统近年来得到飞跃式发展.基于监控设备产生海量的非结构化视频数据,通过对监控视频中的行人轨迹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挖掘出其中蕴含的行为模式,这对人群行为研究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使用基于目标检测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对地铁站出口,商场出口等场景中的行人移动轨迹进行提取,并在此基础上对行人的轨迹模式进行分析.针对行人轨迹的特点,在基于点密度聚类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轨迹相似度的轨迹聚类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取行人轨迹,并且从大规模轨迹数据中提取出轨迹模式.  相似文献   
4.
岩溶塌陷是岩溶地区一种特有的地质灾害,在时间上具有突发性,空间上具有隐蔽性.栖霞中桥地区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中北部,区内分布岩溶地层,岩溶发育较为强烈,近年来随着周边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增大,加之一些自然因素影响,先后发生多次岩溶塌陷,给区内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以栖霞中桥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收集资料、实地勘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抽水试验、水位监测等工作方法取得本区岩溶塌陷、地层、降水、水位等翔实资料,研究分析了本区岩溶塌陷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上主要发生于枯水期与丰枯交替时期,空间上多发生于覆盖型岩溶区岩溶水径流通道的两翼且地下水水力坡度急剧变化地段,均为断裂构造上盘区,第四系厚度多小于25 m,为黏性土与砂土互层的多层结构,与基岩面接触的岩性为粉质黏土及碎石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地下水位、降水变化对岩溶塌陷的影响机理:塌陷发生期间,区内地下水水位呈持续下降、骤然上升或上下起伏变化,已形成的土洞负压与高压相互交替,对土洞顶板产生吸力与压力,剪应力快速降低,岩溶地层上覆土体无法承受自身重力条件下引发岩溶塌陷,是潜蚀、真空、气爆及重力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以潜蚀、真空效应为主.为栖霞市各级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开展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地区规划建设等提供地质科学依据,为胶东半岛岩溶塌陷后续相关分析研究工作提供翔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当今环境下,大气污染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对包括PM2.5在内的细颗粒物污染造成的人群健康影响和经济损失的估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研究采用人口、PM2.5污染浓度等基础数据以及流行病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将全国区域划分为5 km×5 km的精细格网,根据暴露—反应关系函数及统计生命价值法(VSL)、疾病成本法(COI)计算方法,进行2000年—2017年长时间范围内全国PM2.5污染的健康经济效应动态评估与精细化制图,并采用推土机距离(EMD)方法定量评价不同年份的健康影响及经济损失的空间分布差异性.结果显示,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我国平均每年37.61%的区域存在PM2.5污染的健康影响及经济损失,健康影响和经济损失的分布区域表现出从东南和西北地区向西南和东北地区递减的格局.此外,华北、华中、华东三区域的健康损失平均每年占比74.21%,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占比80.78%.从时间尺度来看,历年健康影响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00年—2013年波动增长,2013年—2016年逐渐下降;历年经济损失变化则呈波动上升趋势.此外,局部地区的健康影响和经济损失的空间分布变化具有阶段性.  相似文献   
6.
揭示当前多重因素驱动作用下,以铜仁市碧江区为例探究其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对地区土地集约利用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年、2017年landSat高清影像为数据源并结合野外调查验证,通过土地利用动态相关指标以及转移矩阵计算,揭示出了碧江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速率的演变规律,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探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集聚特征和差异。结果显示:碧江区土地利用主要是以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旱地为主,其次是以城镇用地、水田和农村居民用地为主。2009—2017年,碧江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幅度和速率均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和差异,其中城镇用地利用幅度最大,道路和城镇用地利用变化速率最快,其率值分别为59%、16.81%。碧江区土地利用转换较大的是以城镇建设用地和道路为主,旱地转为城镇用地的面积最多,其转换面积为90.40 km~2;土地利用转换的空间演变呈现出3种变化模式,其主要以城乡向外扩展、道路指向性和农村居民点就近利用模式存在,土地利用空间集聚主要集中于碧江区中部向东部移动趋势。影响碧江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是以社会经济、地形地貌、政府政策、人口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系统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是改善低渗碳酸盐岩气藏进入开发中后期效果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该类气藏进入开发中后期地质、生产动态以及开发方式上相对于早期的变化,围绕气田挖潜与提高采收率,梳理了该类气藏在面临侵蚀沟槽发育、储层低渗非均质性强、低压低产井多等特征时,剩余储量挖潜、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井网完整性评价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在复杂岩溶储层描述、低渗气藏精细动态评价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以"沟槽挖潜、井网优化、增压开采、排水采气"为核心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思路与对策,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M气田。结果表明:M气田可新增动用储量220.3×10~8 m~3,增产气量303.4×10~8 m~3,提高气田采收率6.8%。研究结果对国内同类气藏的开发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反映,石雕装饰图案是万事万物与人、精神情感与物象的完美结合。古厝石雕装饰图案实现建筑地域风格在技术、艺术、人文等和谐统一。应用雕刻技艺七法在图案不受自然物象结构、透视、比例、虚实等束缚下,将不同时代的思想、习俗、审美趣味延续在石构件上。闽古厝石雕装饰图案受宗教和民间信仰文化影响,蕴藏着丰富的寓意,赋予古厝生命和灵魂。雕刻在石构件上的文化思想在闽民间推崇至今。关注闽地域建筑历史与文化特色,既要注重保持多样性的人文环境特征,也要重视传承地域建筑文化精髓,只有将优秀的装饰图案文化发展并延续下去,才能使传统装饰图案文化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2020年是国际模式识别之父、世界著名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科学家傅京孙(KingSun Fu)诞辰90周年。为缅怀傅京孙传奇的生平事迹,论述了其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他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评价了他对国际模式识别和机器智能等学科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保护紧迫性分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京市为例, 通过粒度反推法和景观连通性识别重要生态用地, 通过邻域分析法构建生态阻力面, 采用MCR模型构建北京生态安全格局,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计算建设用地扩张概率, 对构建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保护紧迫性分级。结果表明, 北京市重要生态用地面积为 6488.53 km2, 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部山区, 小部分位于东南平原。一级生态用地面积为4482.48 km2, 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 二级生态用地面积为1338.27 km2, 主要分布在西部远郊山区、西南部近郊平原和东南部平原; 三级生态用地面积为669.77 km2, 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和东南部平原。重要生态廊道长度为2410.47 km, 分布在远郊城镇以及城乡交界处。一级生态廊道长度为1477.63 km, 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远郊山区; 二级生态廊道长度为390.91 km, 主要分布在远郊平原的生态用地附近; 三级生态廊道长度为 541.93 km, 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的周边地区, 呈环状包围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