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7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明确宁夏退耕还林(草)区危害鼠种是甘肃鼢鼠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其种群密度、危害特征、性比和年龄结构,得出宁南山区甘肃鼢鼠的种群既和相近地区以及其他黄土高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并提出了一种鼬科动物灭鼠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东此鼢鼠(Myospalax psilurus)内脏为材料,研究了苏木素——伊红对动物组织石腊切片的不脱蜡染色方法。确定染色程序,简化制片过程,并提高制片镜检效果。  相似文献   
3.
云杉幼林地中华鼢鼠防治阈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经1996-1998年在祁连山、迭部山区调查,云杉(Picea asperata)幼林地内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 Milne-Edwards)危害幼树死亡率(y,%),与鼠口密度(x,只/hm^2)成幂函数相关:y=4.1791x^0.5439(R=0.9519),经济允许死亡率为0.82%。达到中国危害程度应进行人工防治的经济阈值(幼树死亡株率)为1.6%,鼠口密度为0.17只/hm^2。测定了不同初植密度林分的鼢鼠防治生态指标。  相似文献   
4.
笼养条件下甘肃鼢鼠夏秋季行为活动节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行为学方法对笼养条件下甘肃鼢鼠夏秋季的休息和睡眠、挖掘、探视、觅食、贮食、进食及筑巢等行为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鼢鼠虽生活在黑暗的地下,但其各种活动仍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甘肃鼢鼠是昼夜活动的动物,夜间活动时间多于白天。夏季白天活动时间占总活动时间的49%,夜间活动时间占总活动时间的51%;秋季白天活动时间占总活动时间的45.50%,夜间活动时间占总活动时间的54.50%。鼢鼠每天大部分时间处于休息和睡眠状态,夏季休息和睡眠时间占总时间的73%,秋季为67%。夏季每日有2个活动高峰,秋季活动节律与夏季基本一致,但秋季白天活动时间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分析高原鼢鼠肌肉脂溶性物质,共确定31种脂肪酸。其主要成分有异十六碳酸(23.4%),十六碳酸(21.69%),十八碳二烯(9,12)酸(14.97%),十八碳烯(9)酸(12.58%),十八碳烯(11)酸(8.7%),十八碳酸(8.83%)等。另外,高原鼢鼠肌肉脂溶性物质含有一些特殊脂肪酸成分,其特殊性在于奇数碳原子脂肪酸和异构脂肪酸种类较多,反式油酸比例很高(21.28%),并含有十八碳二烯(8,11)酸(0.18%)和十八碳二烯(9,11)酸(0.07%)等。  相似文献   
6.
依照同质性比较原则,将鼢鼠由于年龄、性别、地区等影响而造成的形态特征差异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鼢鼠属凸颅亚属(Eospalax)的分类进行了订正和整理,并提出了检索表,对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资料作了补充。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高原鼢鼠肌肉脂溶性物质(FSC)的抗缺氧机制,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0%FSC组、10%FSC缺氧组、空白对照组和空白缺氧组。FSC组和空白组分别用10%FSC和蒸馏水连续灌胃30d,剂量为每天20mL/kg。灌胃结束后,10%FSC缺氧组和空白缺氧组大鼠在5000m海拔高度下,连续缺氧15d,每天8h,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结果发现,在5000m海拔高度条件下,10%FSC在缺氧条件下能显著提高大鼠血清NOS活性和NO含量(P<0.05)。  相似文献   
8.
2004年至2006年,在进行"宁夏南部退耕还林(草)区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项目期间,重点对宁夏固原红庄林场甘肃鼢鼠密度与植被盖度的相关性进行了专题研究,于2005年4月至9月对固原市红庄林场12个样方内甘肃鼢鼠密度与植被盖度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样方内甘肃鼢鼠密度与植被盖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曲线为y=256.346 2-126.630 6 lg x.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洛阳地区鸡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状况,自2011年5月至2011年7月,利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伊川县、孟津县、偃师市、老城区、涧西区等5个县区6个规模化鸡场的238份粪便样品进行隐孢子虫卵囊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洛阳地区鸡场隐孢子虫总阳性率为13%(31/238),主要集中在10~50日龄的雏鸡。发现两种不同形态的卵囊,根据卵囊形态结构、大小及寄生部位,初步鉴定一种为贝氏隐孢子虫;另一种为火鸡隐孢子虫,对人具有感染性。研究结果表明:正确处理鸡场粪便,是预防周边居民和其他动物感染隐孢子虫病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中华竹鼠与甘肃鼢鼠对食物选择的适应机制,对它们的咀嚼肌及相关的骨学特征作了比较解剖,并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下颌运动方式及食物加工过程的咀嚼效率。结果表明:中华竹鼠下颌咀嚼以上下和左右运动为主,这种运动方式与其下颌关节窝呈卵圆形、左右侧颊齿列非平行排列及臼齿加宽等适应性结构有关;甘肃鼢鼠下颌咀嚼以水平面的前后向运动为主,该运动方式与其下颌关节窝里沟槽状、左右侧颊齿列平行排列等适应性结构有关。中华竹鼠的门齿切割效率与臼齿咀嚼效率均大于甘肃鼢鼠,暗示着前者比后者对树木的根系有着更大的破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