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泥鳅为原料,采用米酒糟制的加工工艺制备酒糟泥鳅。探讨了不同杀菌条件对酒糟泥鳅色泽、质构、风味、菌落总数及感官评分的影响,并对酒糟泥鳅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当杀菌温度115℃、时间15min,此时的酒糟泥鳅色泽鲜亮,酒香宜人,肉质酥软多汁,硬度和弹性均保持较好,感官得分85分。泥鳅经米酒糟制后,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新鲜泥鳅,其中甘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的含量提高了1倍以上,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提高2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泥鳅经米酒糟制处理后不仅味道更加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水硬度下铜对草鱼、鲢和大鳞泥鳅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实验以草鱼、鲢和大鳞泥鳅的鱼苗为材料,测定了水硬度对铜的急性毒性的影响,水硬度在255、141、37和14mg/L(以 CaCO_3计)时铜对草鱼的48小时 LC_(50)分别是519、354、91和76μg/L,96小时 LC_(50)则分别为460、307、67和39μg/L.在同样的硬度条件下,对鲢的48小时 LC_(50)是452、393、71和40μg/L,96小时 LC_(50)分别为452、296、41和31μg/L.大鲢泥鳅鱼苗在硬度260、137、36和10μg/L(以 CaCO_3计)条件下,铜的48小时 LC_(50)为369、305、1113和67μg/L,而96小时 LC_(50)则分别是226、135、67和18μg/L.铜的急性毒性和水硬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方程来描述:草鱼 ln96小时■_(50)=1.1345+0.9051ln 硬度 r=0.99ln96小时■_(50)=2.2118+0.7220ln 硬度 r=0.97鲢 ln96小时■_(50)=0.4564+1.0207ln 硬度 r=0.97ln96小时■_(50)=1.1371+0.9232ln 硬度 r=0.98大鳞泥鳅ln96小时■_(50)=1.2823+0.7506ln 硬度 r=0.99ln96小时■_(50)=2.8635+0.5563ln 硬度 r=0.99  相似文献   
3.
亚硫酸氢钠对泥鳅红细胞微核和核变形的诱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亚硫酸氢钠作为诱变剂,研究其不同浓度和染毒时间对泥鳅红细胞的损伤,结果发现:亚硫酸氢钠对泥鳅红细胞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微核率、核变形率和双核细胞率增高,细胞正常的分裂被干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亚硫酸氢钠浓度的加大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微核及核变形率增高,达到最高值后,反而开始随着浓度的继续加大,处理时间的继续延长,开始下降.诱发的微核率与核变形率和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此外,还探讨了微核的形成途径和亚硫酸氨钠对泥鳅红细胞染色体损伤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和红细胞微核测试法,研究洗衣粉与胭脂红对泥鳅的急性及遗传毒性的差异,泥鳅在洗衣粉、胭脂红试验液中染毒24h后,采血制片,结果表明三种胭脂红平均LC50。为14170.0mg/L是洗衣粉平均LC50 49.3mg/L的287.4倍;三种胭脂红LC50平均微核率为6.49%。是洗衣粉LC50平均微核率0.67%。的9.7倍,洗衣粉与胭脂红相比较,洗衣粉对泥鳅为高毒级、低诱变剂,胭脂红为低毒级、高诱变剂。  相似文献   
5.
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性腺细胞H-Y抗原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雄性小鼠脾细胞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了高滴度的抗H-Y抗原抗体.在此基础上,利用细胞毒性实验,对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性腺细胞进行了H-Y抗原的检测.结果表明,泥鳅中雌雄性腺细胞均含有H-Y抗原;大鳞副泥鳅中,H-Y抗原仅存在于雌性性腺细胞中,提示其为ZZ/ZW型性别决定.  相似文献   
6.
泥鳅胚胎与鱼苗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泥鳅外周血细胞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报道了泥鳅泥周血细胞的显微观察结果,用Wright氏染料染色,泥鳅的外周血中可区分出下列各种类型的血细胞,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还可见到幼红细胞,幼嗜中性粒细胞和幼单核细胞,白细胞中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较多;单核细胞体积最大,血栓细胞体积最小。  相似文献   
8.
除草剂"草甘膦"对泥鳅白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除草剂“草甘膦”作为药物染毒泥鳅,以泥鳅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数作为指标,研究了除草剂“草甘膦”对泥鳅的影响.结果显示:除草剂“草甘膦”对泥鳅具有一定的生理毒性,但不具有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9.
利用PCR-测序技术,对山东省南四湖的泥鳅与大鳞副泥鳅CO I(线粒体氧化酶)基因约900 bp的片段进行测序和分析。这些CO I基因片段的碱基平均含量AT为55.5%,GC为44.5%;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种内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12和0.001,都小于0.02,与其他鱼类的种间遗传距离都大于0.02。利用种间遗传距离构建系统树表明,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样本各自成支,两支的关系比其他鱼种要近,这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说明该CO I基因序列可以作为DNA条形码用于物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10.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Cantor)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泥鳅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泥鳅的体色依生活环境不同略有变化。侧线鳞122—144个,平均134个。在水温升至28℃以上时,白天才钻入淤泥;离开水1—6小时能存活;对灯光照射无明显趋光或避光反应,平均3—5厘米体长个体的日增长率为5.84%,口下位,触须5对,鳃粑16—18根,齿式:13—15/15—13,“I”型胃,肠粗短,中部有3—5个螺旋状弯曲,食物团中腐植质出现率最高,在动物饵料中,小型甲壳动物出现率最高,在植物性饵料中,绿藻出现率较高,对动物性饵料有明显的喜好性;7—12厘米长个体的日平均摄食饱满指数在10左右;在一昼夜中有两个明显的摄食高峰,即7—10点钟和16—18点钟,5点钟左右有一个摄食低潮;对动物性饵料的消化速度比植物性饵料快,消化藻约需7小时,蚯蚓——4.5小时,浮游植物——4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