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2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67篇
系统科学   28篇
丛书文集   181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466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U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单原子Co在TiO2(101)面的掺杂位置和方式、几何结构和整体能量以及掺杂后产物的制氢反应机制,得到了稳定且易出现的单原子修饰结构,即单原子Co吸附在4个O组成的表面空隙的中心位,记为Co/TiO2(101)。进一步对Co/TiO2(101)的析氢反应过程和性能进行研究,确定了当且仅当TiO2(101)面完成表面羟基化反应后,H原子全覆盖的TiO2(101)表面才能进行后续的析氢反应;此时单原子Co是唯一的反应位点,整体的制氢反应自由能ΔGH*比Co(111)面更加趋近于0,显示出其具有远优于金属Co的催化性能。此外,Co和TiO2间的电荷转移和相互作用使TiO2带隙出现新的掺杂能级,可带来作为光催化基材的TiO2光吸收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Copper matrix composites reinforced by in situ-formed hybrid titanium boride whiskers (TiBw) and titanium diboride particles (TiB2p) were fabricated by powder metallurgy. Microstructural observations showed competitive precipitation behavior between TiBw and TiB2p, where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the two reinforcements varied with sinte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assessments, the precipitation mechanisms of the hybrid reinforcement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formation of both TiBw and TiB2p from the local melting zone was thermodynamically favored. The precipitation kinetics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a solid-state diffusion of B atoms. By forming a compact compound layer, in situ reactions wer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where Zener growth and Dybkov growth prevailed, respectively. Accordingly, the competitive precipitation behavior was attributed to the transition of the growth model during the reac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贵州山核桃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对影响ISSR-PCR反应体系的模板DNA浓度、MgCl2浓度、d NTPs浓度、Taq酶用量、引物浓度等各因素进行了研究,确立了贵州山核桃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结果显示:最优反应体系的模板DNA浓度为40ng/u L、引物浓度为0.3umol/L、Mg2+的浓度2.9mmol/L、酶浓度0.3U、d NTPs浓度0.2mmol/L,退火温度为54℃。建立该反应体系可为贵州山核桃ISSR标记开发、物种分类鉴定、遗传图谱构建等后续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heating of a mixture of aluminum and lithium hydroxide (LiOH) powders in a reductive bed under air atmosphere is reported. The formation of aluminum nitride (AlN) during this process was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The formation of AlN was achieved using LiOH as an additive and heating the sample in a resistance furnace in a specially designed double crucible within a bed of a mixture of coke and filamentous calcium.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the reaction was between 700°C and 1100°C.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of 1100°C and the optimum LiOH amount (5wt%) required to achieve maximum yield were determine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XRD) analys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micrographs clearly indica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grain structures from rods (700°C) to cauliflower shapes (1100°C).  相似文献   
5.
运用三维影像解析系统软件对持球顺步突破后跨步急停跳投这一技术链的攻守影像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篮球技术链中每一项技术的运用都有其时间和空间适用性,如果运用得当,链内技术可以产生互为运用手段、互相创造时空条件的效果;经测试,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脚的简单反应时和动作反应时高度相关,但在持球队员运用该技术链向左侧突破时,技术链前端技术不能为末端的投篮技术创造时空优势.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温度对生命体寿命的作用,包括温度参与调节特定基因表达和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温度对能量代谢、氧化还原水平、免疫功能和热量限制的影响。介绍了一种将温度系数引入死亡率定律的假设,以此计算温度与寿命之间的关系,为探究温度对寿命的直接影响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别选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SDBS、CTAB、EDTA、PVP),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CoSb_3纳米粉体.对制备的纳米粉体分别进行XRD和SEM表征,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制备的CoSb_3纳米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制备的CoSb_3纳米粉体形貌有显著的影响.并将水热法制备的CoSb_3纳米粉体,采用脉冲激光非晶化技术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纳米粉体实现了部分非晶化.通过样品的XRD分析研究了影响CoSb_3纳米粉体部分非晶化的条件,结果表明扫描重复次数的增加可以提高CoSb_3基方钴矿热电材料的非晶化能力,适当提高扫描速度有利于CoSb_3基方钴矿热电材料的非晶化.  相似文献   
8.
以D-甘露糖和L-酒石酸二甲酯为原料合成4∶5,7∶8-O-二异亚丙基-3-去氧-D-甘露-2-辛酮酸甲酯及其对甲基苯硫苷衍生物。首先,D-甘露糖通过缩酮反应制得2∶3,5∶6-O-二异亚丙基-D-甘露糖1;然后,L-酒石酸二甲酯2经过氧化水解,磷酰化和硅烷基化制得磷酸酯4。化合物1和磷酸酯4经Wittig-Horner反应缩合得到化合物5,脱除硅基制得4∶5,7∶8-二异亚丙基-3-去氧-β-D-甘露-2-辛酮酸甲酯6,总收率为34%。化合物6通过端基乙酰化和硫取代反应得到硫苷衍生物8,六步总收率为26%。产物结构经NMR和HRMS确证。  相似文献   
9.
对Pd2(dba)3参与邻溴苯基环丁酮类化合物开环反应得到的苯并螺环二酮类化合物进行衍生化研究, 并通过Baeyer-Villiger反应和Wittig反应考察一系列含有不同官能团的反应底物. 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高选择性地制备不同类型的苯并螺环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呋喃噻吩齐聚物具有优异的性质,主要采用stille交叉偶联合成。有机氟化合物在各个应用领域都显示出独特的性能,目前合成氟代呋喃环的方法非常有限。由于氟原子较强的电负性,将氟原子引入芳香环使得邻位的C-H键易于接受亲核试剂的进攻,从而使简单的氟代化合物能够转变成较为复杂的结构。该研究发展了合成单氟呋喃类化合物的方法,以2-噻吩乙炔为起始原料,在碱的作用下合成单氟呋喃环骨架,并通过溴封端的噻吩-氟代呋喃-噻吩中间体与硼酸酯反应制备氟代呋喃-噻吩齐聚物,考察了氟代呋喃-噻吩齐聚物的结构等对样品的光谱吸收范围、发光波长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