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提高汽车驾驶的安全性,使车辆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采取合理的预防性措施,避免事故发生。提出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汽车驾驶室内仪表板的数字化参数优化设计。首先构建了汽车仪表盘的主体模型,简单描述了仪表盘的数字化参数设计过程。测定汽车驾驶室内仪表盘主体框架的规格,计算生产过程中仪表盘在样板垂直投影区域的锁模力;依据锁模力设计仪表盘侧盖板结构。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确定最优数字化参数,设计仪表盘中心、角度及位置的数字化参数。实验发现,所设计的汽车驾驶室内仪表盘的重要按钮及信息几乎没有被遮挡,实现了仪表盘的数字化参数优化设计,提高了汽车驾驶室内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2.
应用软件系统人机界面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人机工程的角度,阐述了应用软件系统人机界面的发展趋势、构成要素、设计的层面组成、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设计方法以及设计步骤,其目的在于使应用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既满足用户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又能提高用户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我国伐区作业条件和我国人体抽样统计数据,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对国际标准“ISO 8334-1985(E)林业机械-便携链锯-平衡测定”进行了验证,证明符合我国国情,可以等效采用。对该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高把油锯,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结论是高把油锯纵向不平衡度不得大于7°。  相似文献   
4.
陶庆  樊军  康金胜 《科技资讯》2014,(34):191-192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新兴学科。随着人机系统的发展,工业界对工业产品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根据现有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剖析了传统教学中人机工程学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引入了新的教学方法,丰富了课程设计的内容。课堂教学采用互动讨论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国家标准和美国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标准,使用计算机人机工程学模拟系统,按照国标95百分位人体模型确定测试人员及坐姿,对某款轿车进行了实车后视镜视野范围测量试验.根据测试结果,并结合车辆转弯等行驶工况下的软件模拟结果,对汽车随动后视镜在不同工况下的镜面转动角度范围进行了标定.搭建了随动后视镜试验台架,通过程序实现了后视镜镜面跟随方向盘转角和车速调整视野范围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徐向阳  刘苏 《科技信息》2010,(27):119-1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需求不断被重视,安全、高效、友好、便捷等人机功效学因素在产品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灯具形态是灯具功能的外在表现,人机功效学的应用使灯具的形态设计更具人性化和内涵。本文旨在探究人机功效学与灯具形态设计的关系,并从人机功效学的角度探索现代灯具形态设计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人因学上人的知觉特征和视觉规律的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及经验,结合国内道路的实际情况,研究了道路标志的形状、颜色、大小以及文字规范的设计准则,提出了国内道路标志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具体地根据道路标志的颜色、形状、文字规范等方面,结合不同场所的要求,提出改善方案,以增加标志的视认效果和显示性。  相似文献   
8.
刘永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9):2187-2192
分别从人体尺寸参数、人体生理结构和人员的人身安全三个方面,对一些管道布置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问题进行了阐述,核电站管道布置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与人体身高、眼高、通行宽度等尺寸参数相配合,与人的视距范围和手臂出力等生理特征相适应,方便人员操作,并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和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蒋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0):2418-2421
为在设计和应用过程中更为科学地选择仪表类型和评价仪表的人机性能,针对仪表显示器人机评价系统多因素、多层次的特点,分析了仪表显示器人机综合评价的主要因素。确立了人机评价指标体系和因素权重,提出了仪表显示器人机评价灰色关联层次分析模型。并通过实际的人机界面设计实例计算表现该评价模型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力学分析对陶瓷碗具进行创新设计,使其防烫防滑兼有艺术性。利用传感器测量并统计得到被试者使用陶瓷碗具时指腹压力值,对手部与碗壁的接触点进行受力分析,得出防烫材料摩擦系数的模糊确定值。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实验图片进行处理得到人手在使用陶瓷碗具时与碗壁的接触面积,通过人机工程学尺寸百分位计算得出符合人手型的碗套设计尺寸。运用计算机三维建模、力学分析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并通过相关试验验证此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防烫防滑的陶瓷碗具创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