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发展及管理实践的演进,工作意义感已成为组织管理领域的关键变量,对员工工作投入、工作绩效等结果产生深刻影响,引发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为工具,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1990~2023年发表的共2471条工作意义感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采用共被引分析、时区分析、突现分析等方法,对国际工作意义感领域的知识结构、研究热点和演变趋势进行挖掘和梳理,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科技创新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运用CiteSpace分析工具的可视化功能,以中国知网中CSSCI数据库收录的有关非遗科技创新的文献为样本,对年度发文量、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和趋势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8~2021年非遗科技创新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研究热点集中在非遗、传承、创新和保护等方面;研究前沿主题聚焦互联网+、传播创新和活态传承等。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创新在改善供应链运作流程、提高供应链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厘清与供应链创新有关文献的发展脉络,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分析该研究领域。基于此,以2010—2021年(截至2021年4月23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中以“供应链”和“创新”为标题的论文为样本,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梳理了国内外供应链创新的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分析发现:国内外期刊文献发文量呈上升趋势,虽然国内对于供应链创新的关注度大于国外,但是存在作者合作频率低,研究机构较为分散的情况;国内外供应链创新在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总结了过去1年供应链创新的发展,并根据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归纳了供应链创新的研究框架,以期展现现有研究成果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2-2024 年期间双碳研究领域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样本,采用CiteSpace软件从研究机构、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显等方面开展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关于双碳研究的文献发表量增长势头强劲,且热度还将持续,说明该领域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该领域研究已形成较明显的机构间合作趋势,碳排放、气候变化和碳减排成为现阶段研究热点;学者围绕清洁能源发展、能源供给安全、碳达峰预测、绿色GDP核算、碳排放因子识别、碳配额等展开研究,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理论依据.未来应重点关注新型能源和低碳产业的技术原理探索,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及碳汇的形成与运行机制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辽宁省的核心机构、研究热点问题和前沿学科领域,应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探究2012 ~ 2016年辽宁省区域的研究热点和学科趋势。以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2012 ~ 2016 年收录的10 725 篇辽宁省文献为原始数据,首先分析了年份发文量和高被引文献,其次采用CiteSpace 软件对机构合作、关键词共词和学科共现的科学知识图谱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证明,辽宁省的核心机构是中国医科大学,在工程学、化学和医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可达性分析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地理学科领域,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可达性研究领域1990~2020年的研究动态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发文数量时序特征,从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方面进行共现分析并前沿突现进行阶段划分。结果表明:国内可达性研究可分为起步阶段(1990~2001年)、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2010年)、高速发展阶段(2010年~2018年)和成熟平稳阶段(2018年至今);国内可达性研究大致分为几个作者群,作者群之间的互引关系比较弱,学术交流比较薄弱,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学术隔离和学术堡垒,不利于可达性的全面深入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发文机构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的学术联系和合作,有利于可达性研究的全面性和丰富性;通过半衰期指标的比较表明文献的质量和影响力与发文数量并无明显相关性;发文机构大都分布在江苏、上海、北京、武汉等大城市,说明大城市对可达性研究十分重视;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模型和方法运用于可达性的研究,涉及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研究可达性对于城市经济健康发展和城市合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上结果分析可为国内可达性的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1994-2024 年CNKI数据库中\"产业链\"的主题文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选取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词等指标,系统研究了产业链的研究热点及其研究趋势.研究发现:研究热点从技术创新、发展和循环经济,到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高质量发展,再到产业链创新、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链韧性,经历了3 个阶段的变化,而研究趋势集中在创新链、产业链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近10年来中国煤矿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把握中国煤矿安全领域的研究发展脉络,以CNKI期刊数据库2007—2016年共3 655篇相关核心文献为样本,基于统计分析和文献计量的方法,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并挖掘其中包含的隐性知识。结果表明,该领域内已形成了稳定的核心期刊群和高产作者群,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西安科技大学是领域内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科研机构。煤矿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和安全评价等一直是领域内的热点主题,研究重点从基础的理论研究转变为计算机技术助力煤矿安全的实践研究,未来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等计算机技术的煤矿安全研究将持续受到关注,如何实现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是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全球生态监测网络在过去30年的发展演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以1990年至2021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0 754篇文献作为数据源,使用CiteSpace软件,分析了生态监测网络领域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结果表明:(1)从1990年到2021年,生态监测网络领域的发文量呈上升趋势,目前仍然是国际的研究热点。(2)发文量排名前5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德国、加拿大和英国,这些国家也是世界上生态监测网络建设较快的国家。(3)发文量较多的机构有中国科学院、美国林业局、俄勒冈州立大学、美国地质调查局、马里兰大学等,中国科学院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但文章影响力及国际间合作亟待提升。(4)当前主要关注点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森林、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5)未来潜在研究热点趋向于研究森林、土地利用、氮、碳、水等,研究方法趋向于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整体把握中国应急救援研究动态,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2000—2019年核心期刊上发表的1 693篇核心期刊文献记录为数据源,借助CiteSpace V对其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包括研究成果时序图谱、学科分布、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及文献共引、突变词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应急救援研究论文产出符合普赖斯逻辑增长曲线;《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和《消防科学与技术》为应急救援领域的核心区期刊;作者以郭其云、夏一雪、郭德勇等为核心,机构集中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学研究院、中国人民武警部队学院和中国矿业大学,且作者合作和机构合作关系网络均较为松散;应急救援、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等是该领域的热点关键词;突变词\"多目标优化\"和\"应急物资\"代表当前应急救援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