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脉冲放电技术合成Ni-P合金粉体,研究了合金粉体的结构及其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影响. 结果表明,非晶态Ni-P合金粉体是由微粒组成的团聚结构. 脉冲放电电压700、900和1100V对应的弦粒子数依次增大,粉体粒径依次减小,分别为350~500、250~400和150~300nm. Ni- -P合金粉体促进高氯酸铵的低温和高温热分解,与纯高氯酸铵相比,高氯酸铵和Ni- -P粉体混合物的第1放热峰(低温分解峰)温度降低幅度小于12℃,第2放热峰(高温分解峰)温度降低约53℃;合金粉体粒径减小,第1放热峰强度增强,第2放热峰强度减弱,低温分解失重从高氯酸铵的15.97%增加到42.78%,高温分解失重从81.62%降低到47.58%,高温分解结束时温度的降低幅度为26~43℃.  相似文献   
2.
3.
4.
固体推进剂在高压水射流作用下的点火模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固体推进剂在高压水射流作用下的点火模式.利用压电传感器、热电偶和扫描电镜测量了丁羟固体推进剂在高压水射流作用下的压力峰值、温度和组分变化,分析了丁羟固体推进剂在高压水射流作用下的点火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含二茂铁的丁羟固体推进剂在高压水射流作用下存在3种点火模式,其中最可能发生的是由高氯酸铵、二茂铁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体系被机械火花或静电火花点燃.  相似文献   
5.
用撞击加载实验、扫描电镜观测和撞击感度测试研究了AP药粉和AP/HTPB药片的撞击响应特性,以及不同粒度AP药粉和AP/HTPB药片的撞击感度。结果表明,在相同撞击加载条件下,AP/HTPB药片中AP颗粒的破碎程度比在AP药粉要大,其感度也比后者高;此外,AP药粉的感度随粒度增大而降低,而AP/HTPB药片的感度随粒度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6.
我们通过室温固相研磨方法制得了BaCO3纳米粒子。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研磨时间、煅烧温度、反应物的比例、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均对制备出的BaCO3纳米粒子的尺寸、形貌有影响;对其研究发现制备的样品正交的BaCO3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500 nm左右,且分散性较好。同时应用我们制备的纳米BaCO3粒子加入到高氯酸铵(AP)中通过热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其催化应用。  相似文献   
7.
8.
以乙酰基二茂铁和取代苯甲醛为原料,利用羟醛缩合反应制备3种单二茂铁基的α,β-不饱和酮(1a~1c).然后将其与水合肼缩合成环合成吡唑啉(2a~2c),再与相应酰氯反应,引入具备强吸电子能力的含氟基团,合成5种3-二茂铁基-5-芳基-1-苯甲酰基吡唑啉(3a~3e),并运用IR、MS、1H NMR、19F NMR、13C NMR及HRMS对化合物结构进行表征.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示脉冲伏安法(DPV)两种电化学手段探讨化合物3a~3e的氧化还原过程,利用热重分析(TG)、差热分析(DSC)两种热分析手段深入研究化合物3a~3e对高氯酸铵(AP)的燃速催化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a~3e均只含有一组氧化还原峰,归属于分子中茂环Fc/Fc+的氧化还原过程,且电极反应动力学基本受扩散控制.热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3a~3e均对AP有优良的燃速催化效果,将原来的分解温度从450℃提前到300℃左右.  相似文献   
9.
Fe2O3/油酸纳米复合粒子的结构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油酸作为包覆剂,在油/水两相体系中制备Fe2O3/油酸纳米复合粒子,并用XRD、FTIR、XPS、TG—DIA和纳米粒度分布仪对所制得的纳米复合粒子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Fe2O3/油酸纳米复合粒子是非晶态、窄粒度分布的,其粒径在12nm左右。Fe2O3/油酸纳米复合粒子具有憎水亲油性,能在甲苯、环己烷等有机溶剂中很好地分散。FTIR和XPS证明Fe2O3与油酸之间发生了化学键合。将Fe2O3/油酸纳米复合粒子按不同比例加入高氯酸铵(AP)中,并对样品进行差热分析,发现Fe2O3/油酸纳米复合粒子能使AP的高温分解峰温明显降低,且比例越大,高温分解峰温的降低的也越多。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煅烧铜化物对高氯酸铵(AP)燃烧的催化作用,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煅烧前后催化剂的晶型变化,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测定其表面性质,从理论上解释了催化剂表面性质对AP燃烧催化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