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53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5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湿热处理(HM-T)、湿热复合普鲁兰酶处理(HM-E-T)、湿热复合微波处理(HM-M-T)、湿热复合柠檬酸处理(HM-C-T)4种方法,研究不同湿热处理对苦荞全粉(N-T) 理化特性及消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处理后苦荞全粉总膳食纤维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HM-E-T效果最显著,HM-C-T次之;差示热量扫描仪检测结果显示,湿热处理后苦荞全粉黏度均显著降低且相变峰消失;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HM-T淀粉仍为A型结晶,HM-E-T淀粉由A型淀粉转变为A+B+V的多晶型,而HM-M-T和HM-C-T淀粉失去了原有晶形结构,淀粉相对结晶度从23.0%(N-T)下降至20.9%(HM-T)、18.4%(HM-E-T)、12.6%(HM-M-T)和10.6%(HM-C-T);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处理后的苦荞全粉微观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蛋白质和淀粉发生一定程度复合。体外消化结果显示,苦荞全粉中抗性淀粉质量分数从9.69%(N-T)分别增加到11.49%(HM-T)、14.12%(HM-E-T)、11.97%(HM-M-T)、13.01%(HM-C-T);预估血糖生成指数(eGI)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即57.85(N-T)>56.03(HM-T)>55.65(HM-M-T)>55.18(HM-C-T)>50.22(HM-E-T),特别是HM-E-T后的苦荞全粉eGI值降低效果最明显。复合湿热处理比湿热处理更能有效降低餐后谷物血糖生成指数(GI)值,其中HM-E-T后的苦荞全粉可作为低GI食品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添加不同品种和类型的马铃薯全粉鲜湿面条加工适用性,系统研究了3个马铃薯主栽培品种制作的生全粉、熟全粉以及市售马铃薯雪花粉的品质特性。以小麦面粉鲜湿面条为对照,从流变学特性、烹调特性、质构特性等方面分析了添加马铃薯粉原料对鲜湿面条产品品质的影响。对比3种不同类型的马铃薯全粉,发现糊化度、碘蓝值较低的生全粉细胞完整率相对较好,由其制作的面团筋力较强,制作的鲜湿面条无断条,烹调损失率较低,感官评分较高,硬度、内聚性、弹性、胶着性、咀嚼性各项质构评价指标较大,黏性相对较小,其品质更接近于小麦粉鲜湿面条,因此认为,生全粉更适宜制作马铃薯鲜湿面条。对比3个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全粉,发现夏菠蒂这一品种更适合作为马铃薯鲜湿面条产品的原料。对比马铃薯全粉类型和马铃薯品种这两个影响因素,虽然添加不同类型的全粉对鲜湿面条品质的影响更为显著,但品种间的差异也较大;研究不同品种加工鲜湿面条的适用性,对改良马铃薯鲜湿面条品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非线性特征明显、传统时间序列方法在预测农产品价格短期波动存在不足等状况,本文将混沌理论和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农产品价格短期预测研究中,充分利用相关技术优势,设计了动态混沌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2008年1月21日-2012年7月1日的中国马铃薯日度价格为研究对象,对所构建的动态混沌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和测试,并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与分析,最后,将所构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传统预测方法预测出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整个动态混沌神经网络结构为27-12-1,所设计的基于动态混沌神经网络的马铃薯价格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在预测精度和性能上较ARMA模型均具有明显优势,这一预测模型在农产品价格时间序列短期预测研究上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用实验室保存的啤酒酵母菌种为出发菌种,进行紫外线和超声波进行复合诱变,以提高马铃薯渣果胶的提取率。经过实验,获得最优诱变条件:紫外灯功率20W,照射距离25cm,照射时间75s时为最佳诱变时间;超声功率500W,超声频率25Hz,超声时间60min为诱变最佳条件。经过诱变,菌种的果胶提取率提高了6.83%,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颀  王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25):273-279
目前马铃薯分级主要依靠人工完成,而对马铃薯的自动分级研究主要是对形状和大小进行初步分级,为了更好地对马铃薯进行精细化分级,提出一种颜色和纹理特征融合的分级方法,将马铃薯按色泽、损伤和蔫坏程度进行分级。首先提取马铃薯图像的马铃薯的HSV(hue saturation value)颜色特征,采用小波变换提取纹理特征,对两特征进行特征融合,然后通过对比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采用不同核函数的分级精度,选择了分级精度较高的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核函数,最后模拟生产线上的马铃薯分级环境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为:能够将马铃薯按色泽、损伤和蔫坏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分级准确率达到97. 67%,每帧图像的平均处理时间为1. 0 s。该方法可用于马铃薯的精确分级,有利于提升马铃薯的质量和商品化速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次循环压热法制备、纯化得到了绿豆、马铃薯、锥栗和板栗抗性淀粉,并对它们的体外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抗性淀粉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的清除作用较强,随温度上升清除率增高而IC50值降低;对ABTS+·有更强的清除作用,IC50值均较低;对O2-·具有较弱的清除作用;在较高的温度与浓度条件下对亚硝酸钠的清除作用增强,IC50值降低;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也较弱.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驱动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科技创新对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主要包括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对其发展过程中的科技创新分析,论述了科技创新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马铃薯生产和消费大国,区域在种植马铃薯品种繁多,不同原料品质会直接影响加工制品品质及产品得率。为探讨国内常见的44个马铃薯品种差异,指导马铃薯产业原料选择与品种繁育,实验测定了8个主要品质指标,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品种的各个指标差异明显,且指标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为消除冗余,实验对8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转化成3个主成分因子,第一主成分主要代表水分因子,第二主成分主要代表糖分因子,第三主成分主要代表蛋白质因子,这3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5.77%,能有效反映初始指标的信息。综合各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图可直观反映马铃薯原料指标间的关系,进而得出不同品种的加工或鲜食建议。采用Ward聚类方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44个划分为4个类别,分析各类别间的指标差异,并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为马铃薯原料加工用途划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是马尔康县的主要粮菜兼用作物,又是增产潜力、发展空间大的优势作物。马铃薯营养丰富、用途广,发展潜力大、商品率高,已列为马尔康县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的重点发展产业,以此作为民族地区饮食结构单一、增加粮食产量和蔬菜、提高病区和贫困村寨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同时也被列为阿坝州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基地县。在调查分析马尔康县马铃薯生产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马尔康县今后五年马铃薯生产发展的思路,即从扩大良种应用、集成创新配套技术、加大标准化栽培力度、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加工水平及种植技术、扩大市场、完善农技体系、加大科技培训,强化领导、加大政府推动力度等方面入手,促进马尔康县马铃薯产业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应用“高巧”种子包衣剂在张易镇种植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当地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庄薯3号为供试品种。试验设3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10m×6m=60m2,等行距排列,排距80cm,行距60cm,株距0.28cm,667m2播种4000株,每小区播种10行,360株马铃薯。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高巧包衣剂拌种平均产量达到1581.6kg/666.7m2,比不拌种增产19.8%,比常规拌种剂增产11.7%,产值达到1518.3元/666.7m2,净产值达到813.7元/666.7m2,比不拌种净增产值17.07元/666.7m2,投产比达到1:2.1,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