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雾霾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及交通运输等方面影响重大,雾霾来临时,人们会在微博等媒体上表达对雾霾的关注。微博中蕴含了网民对雾霾的关注话题及心理反映,通过微博掌握微博网民对于雾霾的相关反应,有助于城市管理者有针对性的调节雾霾情形下的舆论宣传和资源调配。考虑到微博文本中相同词语共现频率越高就越倾向于表达同一主题,采用基于社区的共词网络法挖掘微博话题,首先,采集2017年冬季以"雾霾""空气"等为关键词的微博数据,利用TF-IDF(term frequenl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算法对预处理之后的微博数据提取关键词,并获取关键词间的共现关系,然后基于共现关系构建共词网络,根据Louvain算法探测话题社区,最后,以中国雾霾污染最严重的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东北地区7个典型城市为研究区,结合关键词节点的Pagerank值,分析各城市共词网络话题社区的差异程度。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城市对于雾霾事件的关注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性。研究结果对雾霾情形下城市差异化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雾霾天气及其严重性特征,综述了雾霾天气成因及其控制措施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探讨了雾霾治理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借助人工影响天气开展消减雾霾影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本文介绍消减雾霾可能采用的人工影响天气方法、原理、应用,并分析其优缺点和关键问题。人工影响天气消减雾霾的主要方式包括人工增雨、人工消雾及消减干霾的物理化学方法。人工增雨和人工消过冷雾技术相对成熟,但人工增雨作业依赖地理背景和天气条件,不适用于消减处于发展阶段的雾霾。人工消暖雾尚未成熟,有待研制更高效的暖云催化剂或开发新型消暖雾技术。喷水地球工程法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理论分析,结合实验寻找高效清除PM2.5的方法。城市风道法因受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限制,并不适用于所有城市。当然,治理雾霾还要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能源结构组成、节能减排和降低能耗等方面综合入手,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雾霾污染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雾霾污染会导致出行障碍、相关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上升、动植物生长受阻、旅游业产值下降、社会经济发展受影响和社会稳定度下降等。可见,治理雾霾污染刻不容缓。雾霾治理的费用相当高,公众参与治理雾霾是一种有效的缓解雾霾治理资金紧张的有效途径之一。由此,本文以我国雾霾污染治理的支付意愿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研究和归纳总结方法,系统介绍了雾霾治理支付意愿的相关问题、雾霾治理支付意愿的评估模型以及雾霾治理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雾霾治理费用的分摊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如今雾霾天气频繁的出现在中国各大中城市,在雾霾天气里由于雾霾的笼罩,能见度下降,监控图片中的景物与人物都模糊不清,为交通监管、刑侦等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该文通过对雾霾天气的图像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DSP的雾霾天气处理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以长江经济带12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年-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PM2.5浓度数据,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周末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除了2016年表现为负周末效应外,2015年、2017年、2018年均呈现较为明显的周末均值高于工作日均值的正周末效应.同时,区域内部“周末效应”差异性较大.长江上游地区雾霾浓度较低,表现为负周末效应.长江中下游地区雾霾浓度高,表现为正周末效应,且雾霾污染的季节性明显,春、冬两季浓度高,具有明显的正周末效应;同时,长江经济带具有高于全年平均浓度的“春节假日效应”与低于全年平均浓度的“国庆假日效应”.分析结果还表明,距离长江经济带主要发达城市越近,雾霾浓度越高.针对长江经济带雾霾污染周末效应,基于生态文明治理视角,提出加快区域协同治理、打造长效治理机制以及在统筹治理下重点防治、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南京持续雾霾天气中亚微米细颗粒物化学组分及光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持续性雾霾污染事件.本研究利用Aerodyne气溶胶化学组分监测仪(ACSM)对南京地区非难熔性亚微米细颗粒物(NR-PM1)化学组分(包括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氯化物)进行实时在线连续监测,结合光声气溶胶消光仪(PAX)表征大气颗粒物的消光性质和黑碳测量仪(Aethalometer)测定黑碳(BC)的浓度.观测期间,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铵盐、氯化物和BC对PM1(NR-PM1+BC)的贡献分别为32.3%,26.0%,17.9%,13.2%,2.8%和7.8%.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解析出3类有机气溶胶:烃类有机气溶胶(HOA)、半挥发低氧化态有机气溶胶(SV-OOA)和低挥发高氧化态有机气溶胶(LV-OOA),三者平均浓度分别占总有机气溶胶的27.4%,32.2%和40.4%.可见观测期间二次组分是PM1的主体部分.受本地晚间餐饮源和机动车排放高峰的影响,HOA在晚间时段急剧增加,导致观测期间有机物出现剧烈的变化特征.整体而言,二次气溶胶(硫酸盐、硝酸盐、SV-OOA和LV-OOA)的质量浓度、总质量分数和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分别随相对湿度(RH)的增加而升高,表明RH的增加有利于二次气溶胶的不断形成.另外,大气能见度随RH的增加而降低,也随二次组分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说明RH与PM1中二次组分对雾霾期间大气能见度产生协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鲍晓军 《自然杂志》2014,36(6):421-425
近年来,中国雾霾天气频出,严重影响了百姓生活和身体健康,雾霾污染治理已迫在眉睫。PM2.5是导致雾霾污染的元凶,汽车尾气排放是其重要来源之一。概述了雾霾的危害、PM2.5与汽车尾气排放的关系,并介绍了一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油清洁化工艺技术GARDES,该技术能够生产满足国IV/V标准的清洁汽油,降低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含量,为减少因汽车尾气排放产生的污染排放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区域规划、地理学知识,结合国外经验,通过统计信息,了解石家庄目前空气质量状况。从自然区位、产业结构、污染气体排放三方面分析雾霾形成原因。最后,结合国外治理雾霾经验,立足石家庄具体情况,提出从产业结构、政府调控、生态绿化三方面着手治理。  相似文献   
10.
雾霾问题是当前危害中国人民群众健康的严重环境问题.由于雾霾天人们倾向于逗留于室内,室内空气质量便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中拟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雾霾天采集的室内灰尘的化学组成进行研究.在中国雾霾污染最为严重的河北省保定市、雾霾污染相对严重的时间段选取不同日期采集了一系列室内灰尘样品.之后,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红外光谱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对雾霾天室内灰尘的化学组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实验结果表明,室内颗粒物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通过和标准物的红外谱图的对比,发现无机盐成分主要含有硫酸盐、硝酸盐、磷酸盐、铵盐等.对于有机物,笔者发现浮尘中存在蛋白类物质.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理解雾霾污染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危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