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8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度指标综合最优的钢轨打磨目标廓形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车辆稳定性、曲线导向性、轮轨接触特性曲线平滑性和轮轨接触点均布性等4个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基于轮轨接触特性的逆向求解方法,实现轮轨接触特性曲线的自动优化和钢轨打磨目标廓形的计算机智能化设计。太原铁路局北同蒲线打磨应用结果表明,打磨后钢轨光带位置和实测车轮在钢轨上的接触位置分布更为合理,轨面疲劳伤损和波磨等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钢轨磨耗速率下降20%~45%,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橡胶垫浮置板轨道变形控制及减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轨道结构减振效果的优化设计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变形限值条件.以橡胶垫浮置板轨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对轨道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考虑钢轨的变形限值,提出了减振性能最优的板下胶垫刚度.利用建立的地铁车辆-橡胶垫浮置板轨道-基础空间耦合系统动力分析模型,计算了该胶垫刚度下的轨道、基础动力响应,对其减振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橡胶垫浮置板轨道具有较好的减振性能.按照钢轨变形限值4mm控制,轨道固有频率为18.7Hz.在1~80Hz频率范围内,浮置板轨道的综合减振效果为10.4dB.研究成果可用于实际工程,为类似减振轨道结构的选型和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声弹性效应的钢轨应力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超声波声速随钢轨应力变化而改变的特征,采用测量时间差的方法获得速度信息,设计开发了基于FPGA和USB接口的超声波传播时间精确测量系统.通过巴特沃斯低通运算去除信号中的噪声,基于互相关算法得到了超声波的传播时间差,并通过三次样条插值方法提高了时间差的测量分辨率.基于钢轨拉压实验平台,测量了不同应力状态下超声波在钢轨中的传播时间,获得了超声波在钢轨中的声弹性常数.实验表明:在钢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随应力的改变成线性变化,通过测量钢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结合温度补偿算法,可实现钢轨应力的实时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打磨质量,提高打磨后车辆运行品质,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反推方法的铁路钢轨打磨廓形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以优化打磨后的轮径差函数为核心目标,以预期的轮轨接触分布为设计边界条件,实现了通过设计轮径差函数直接反推钢轨打磨廓形的算法设计,并经编制的算法程序校验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既可针对两股钢轨同时设计,也可针对单股钢轨进行设计,同时能够通过调整设计轮径差和预期接触分布满足不同的打磨需求.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地铁波磨成因机理基础上,调研分析了现有打磨手段特点和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简易打磨方法,实现了更精准和有效的快速打磨.研制了自动化便携式多轮组打磨装置,在地铁线路上进行了打磨试验,并对地铁线路曲线钢轨波磨区段进行了添乘车厢振动和噪声测试以及波磨数据的精确测量.打磨前后的测试数据和波磨测量数据表明,打磨后的线路车辆车厢振动明显降低,打磨前出现的啸叫声完全消失,噪声明显减弱,表明所研制的打磨机对曲线段的钢轨波磨能进行有效治理,打磨效果和效率优于传统的打磨方法和装置.  相似文献   
6.
钢轨廓形打磨的实施流程进行了阐述,并对目标廓形设计、打磨模式设计和结果验收评价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各环节设计方法,开发了相关计算机智能设计程序,基于实际案例,对现场实施效果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对钢轨打磨各关键环节设计方法的优化可大幅提升钢轨打磨作业的针对性;计算机智能化设计程序的开发可大幅提升钢轨打磨方案的设计效率和实施精度; 昆明铁路局广通至大理铁路线采用智能化设计方法打磨后,小半径曲线钢轨和机车轮缘严重磨耗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现场试验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为了得到曲线段轮轨横向蠕滑力曲线特征,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单轮对曲线通过模型,并设计加工了横向轮轨滚动振动试验台。通过对理论与试验曲线的整体趋势及关键特征对比分析,发现横向蠕滑力曲线必然存在负斜率及水平阶段,且随着轴重的增加曲线的峰值点增大并向右移动。由此可以解释多种轮轨蠕滑理论与工程现象。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钢轨磨耗检测技术的特点及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工务段的实际检测需要,提出了小型钢轨损伤自动监测装置的整体方案。利用光电检测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及数据处理技术完成了检测装置的开发,并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检测系统具有检测速度快、精度高、性能可靠的特点。开发的装置便于携带,具有人机对话功能,解决了目前检测设备普遍体积过大、携带不方便及检测效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语园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6):10006-10010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速度高、行车密度大、牵引电流大,再加上采用整体道床,钢轨—大地泄露电阻大,导致钢轨电位急剧升高。过高的钢轨电位严重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为了解决钢轨电位升高问题,在设计牵引供电系统时提出了采用综合地线的措施。对高速铁路AT供电方式牵引回路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了不同接地方案下,牵引网正常运行和短路故障时钢轨电位的分布规律与特征,以此分析综合地线系统对钢轨电位的钳制作用,并提出了适合我国高速铁路的综合接地系统。  相似文献   
10.
戴珂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26(6):46-50,54
介绍了为实现攀钢轨梁厂钢轨在线热处理过跨收集的工艺要求,经过技术论证,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收集装置--滑轨升降式拉钢台架.实现了两条淬火机组进入同一台架进行过跨收集,同时钢轨在过跨时钢轨轨底不与台架面接触,避免了钢轨轨底滑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装置于1999年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