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在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B3中,靛蓝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styAB上游存在一个二元调控系统StyS-StyR。StyS蛋白属于激酶家族,是磷酸化信号转导的重要媒介,但激酶StyS的自磷酸化传导机制对靛蓝生物合成的调节作用尚未探明,因此,研究以Pseudomonas putida B3中激酶蛋白StyS作为研究对象,发现了两个磷酸化结合位点,构建了磷酸化位点突变株。通过分析野生菌株P. putida B3、styS基因缺失菌株P. putida B3-ΔstyS、styS基因回补菌株P. putida B3-ΔstyS-8和磷酸化位点突变株P. putida B3-ΔstyS-1之间的靛蓝产量及酶活发现,P. putida B3产量为10.14mg/L,P. putida B3-ΔstyS-8产量为3.63mg/L,磷酸化位点突变菌株无激酶活性且失去了产生靛蓝的能力。结果表明,StyS自磷酸化作用在靛蓝发酵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将为靛蓝生物合成途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swiss-prot中选取经过试验验证的水稻蛋白质磷酸化位点数据作为训练集合,应用蛋白质序列特征提取方法Composition of k-spaced residues pairs (CKSAAP),为利用SVM算法构建专门针对水稻蛋白质磷酸化位点的预测工具做准备。 CKSAAP方法利用在序列片断中残基的K个间隔距离的组成,进一步反映了残基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利用LibSVM软件包对已通过改进过得CKSAAP方法特征提取出来的数值特征对磷酸化位点进行预测,从而为之后构建水稻蛋白质磷酸化位点的预测工具做准备。结果表明,本文基于SVM和CKSAAP方法的水稻蛋白质磷酸化位点预测在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的平均预测准确性为80.638%,马修斯系数为0.611。与PlantPhos和Musite的预测性能的对比结果显示,在磷酸化各氨基酸位点的预测性能高于PlantPhos及Musite。  相似文献   
3.
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USP22沉默对肝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用USP22小干扰RNA技术,对体外培养的USP22阳性肝癌细胞株HepG-2及SMMC-7721细胞株进行si RNA转染,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分析胞内USP22、AKT、p-AKT表达水平,并利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发现:USP22-siRNA转染24h及48h后,两株肝癌细胞株胞内USP22水平明显降低,AKT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CCK8结果显示,USP22沉默和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提示:对USP22的沉默可显著抑制AKT的磷酸化,USP22可能通过AKT的磷酸化途径促进肝癌细胞增殖。USP22可能是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4.
《科学通报》2008,53(4):425-425
沙门氏菌的致病蛋白SpvC属于一种全新的被称为苏氨酸磷酸裂解酶的蛋白酶家族一员.苏氨酸磷酸裂解酶可以特异性识别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活位点的磷酸化苏氨酸和酪氨酸(pTXpY)模式,并不可逆地去除磷酸化苏氨酸的磷酸基团,使反应后的MAPK成为不可激活状态.SpvC的这种性质可以阻断宿主细胞免疫信号通过  相似文献   
5.
在世纪之交,诺贝尔医学奖颁发给了3位神经生物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慢突触这种大脑神经元间的信号传导形式。 英国生理学家谢林顿早在1897年就首次提出了“突触”的概念:突触即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就发生在突触。这个神经生理学史上划时代的发现,荣获了193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20世纪50年代末生理学家们发现,突触前神经元释放谷氨酸等神经递质,与突触后神经元膜上的  相似文献   
6.
衰老过程受到包括温度在内的众多环境因素的影响。蛋白质磷酸化是重要的翻译后修饰,调控多种生命活动,在衰老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C.elegans)是经典的衰老研究的模式生物。为了探究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在不同温度下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对20℃(常温)和25℃(高温)培养条件下成年时期第1天、第5天、第10天的秀丽隐杆线虫样品进行了磷酸化组学分析工作。我们采用基于DIA的非标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地比较了不同样品间的磷酸化组学差异。共9 145条高可信度的磷酸化肽段被鉴定到,对应3 317个磷酸化蛋白质。经过筛选,最终6 624条磷酸化肽段被定量到,其中有1 093条显著变化的磷酸化肽段,来自于858个磷酸化蛋白质,包含1 426个磷酸化位点,通过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了衰老过程中的磷酸化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E对CA诱导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免疫印迹,酶活性测定等方法在脑片水平研究维生素E(VE)对花萼海绵诱癌素(cA)诱导的骨架蛋白tau过度磷酸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显示:01tmol/LCA使tau蛋白在Ser396/404,Serl98/199/202位点的磷酸化程度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0D)活性显著升高;VE能使tau蛋白上述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同时降低CA诱导的vH)A含量的升高及进一步升高SK)D的活性.提示CA不仅能够在脑片水平诱导tau的过度磷酸化,同时诱导氧化应激反应;vE对CA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单细胞真核生物八肋游仆虫酸性核糖体蛋白P1(EoP1)的磷酸化作用,对EoP1的一个亚型EoP1A进行了磷酸化位点分析。通过在线软件预测EoP1A的磷酸化位点,根据预测结果进行定点突变,随后对EoP1A野生型及突变体分别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纯化。利用核磁共振(NMR)检测EoP1A的体外磷酸化作用,结果表明位于蛋白N端的第8位丝氨酸(Ser8)为CK2磷酸化EoP1A蛋白的磷酸化位点。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磷酸酯酶(proteinphosphatase,PP)对胆碱能神经元功能的影响,将PP抑制剂岗田酸(okadaic acid,OA)注入大鼠双侧Meynert基底核,并经免疫印迹检测r(tau)蛋白磷酸化程度、经微渗透结合HL,PC检测Ach、经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结果发现,Meynert基底核注射OA后,Ach水平降低,τ蛋白在Sei-198/Sei-199/Set-202,Ser-396/Ser-404位点发生过度磷酸化,并伴有大鼠空间记忆障碍,本研究结果提示PP活性降低可能参与了神经元纤维缠结形成、胆碱能神经元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在A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子生物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