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3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6篇
系统科学   33篇
丛书文集   181篇
教育与普及   2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0篇
现状及发展   26篇
综合类   286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冰川滑塌是近年来涌现的一种新形式冰川灾害.21世纪以来,青藏高原地区发生10多起冰川滑塌事件,其中高原东北部阿尼玛卿山晓玛沟冰川分别在2004、2007、2016和2019年连续发生4次.利用多序列遥感影像和现有资料的整合统计对近35年来晓玛沟冰川形态、流速特征等进行分析,厘清了4次冰川滑塌事件发生的诱因以及潜在的隐患点.结果表明,4次冰川滑塌发生前期的冰川跃动或末端前进、冰川后缘冰-岩崩、异常高温降水、易于滑动产生的基岩性质等与冰川滑塌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观察到冰川后缘陡坡区在2000—2011年间发生4次规模较大的冰-岩崩,为多次冰川滑塌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和动力基础.未来几年内再次发生冰川滑塌的可能性极大.2019年冰川滑塌发生后,晓玛沟冰川再次向前滑动;近年来,冰川后缘新发育的不稳定斜坡冰裂隙发育明显增多;斜坡冰流速的变化与下部冰川稳定性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在冰川滑塌发生的相关年份斜坡冰流速明显较快.根据对阿尼玛卿山4次冰川滑塌诱因的分析以及新隐患点的判定,提出结合遥感影像和临近气象站点资料的便易手段,加强对晓玛沟内冰川形态和运动特征等的监测,以及时关注和预测未来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团丰村滑坡为残积层浅表层滑坡,在查明地质环境条件、滑坡体发育特征和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本文应用圆弧滑动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发现,该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滑坡变形仍在发展。通过对比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最终确定了最优治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滑坡敏感性评价是滑坡防治中的重要一环.针对信息量模型(Ⅳ)中各影响因子等权以及逻辑回归模型(LR)中因子难以量化的问题,将逻辑回归模型(LR)与信息量模型(Ⅳ)进行耦合,构建LR-Ⅳ模型,并将逻辑回归模型及信息量模型作为对照,以湖北省为例,进行了滑坡敏感性评价.选取工程岩组、地震烈度、水系距离、构造线距离、地貌、降雨面、坡度等七个因子,结合GIS的栅格分析方法,计算各区域滑坡敏感性指数,得到湖北省滑坡敏感性区划图.将历史滑坡数据随机分为70%的训练数据与30%的验证数据,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来比较各个模型之间的性能.在成功率上,LR-Ⅳ模型(91.3%)与逻辑回归模型(91.5%)、信息量模型(90.3%)相差不大,都具有极高的成功率,但在预测率上,LR-Ⅳ模型(75.7%)远胜于逻辑回归模型(65.8%),略强于信息量模型(74.9%).研究结果表明,LR-Ⅳ模型表现优异,可用于滑坡敏感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五代十国时期历时短暂,但其时的自然灾害及其救治情况在史书中却留下了较为丰富的记载。此时期的灾害救治具有唐宋之间的过渡这一特征,既有对前朝做法的延续与发展,主要表现在施粮赈饥、兴修水利等方面;又较唐朝有所创新,一些政权采取了因地制宜的举措来预防灾害,创造性地采用张幡鸣鼓驱蝗、有意识地利用生物灭蝗等除蝗办法。同时具有一些负面与不利特点,祈祷禳灾偏多,宗教徒更多地参与禳灾,赈济饥民方面的反面人物较多且所受惩罚较轻。  相似文献   
5.
听黄土粒儿说滑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建兵  段钊 《自然杂志》2018,40(4):285-289
黄土受自身结构属性影响,在自然或人为外力的作用下易诱发滑坡灾害。据统计,中国至少有1/3的滑坡灾害发生在黄土高原,滑坡发育密度已经高达每平方千米6个,每年新增滑坡灾害百余起。黄土滑坡已成为黄土高原最具代表性的地质灾害。从黄土的基本属性入手,通过拟人表述,重点介绍了黄土滑坡的自然与人为诱因,并对黄土滑坡与人类的协调方式进行讨论,以期能让大众了解黄土滑坡灾害,提高灾害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6.
"【冷水江市气象局】预计30-31日零星小雨,2020年1月1日阴天到多云,2日多云,3日多云转小雨,4日小雨转阴天,5日阴天到多云。……"12月30日上午,冷水江市气象局局长姚敦秋在市安全生产工作群里发布未来一周的气象信息。2019年以来,姚敦秋带领冷水江市气象局有关工作人员加入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微信群,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冷水江市全年未因气象灾害死亡一人、未垮一堤一坝。这一年。  相似文献   
7.
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资源节约和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应地区规划要求,为了确定滑坡场地建设适宜性,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IAHP)针对性的提出基岩表面坡度、深切冲沟的距离以及滑坡自身的稳定性等9个评价因子,对规划区内整体稳定性较好的某滑坡进行场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适宜性区面积约0.83 km2,约占场地总面积的20.2%,分布于山前地带、场地中后部;较适宜区面积约0.43 km2,约占场地总面积的10.4%,主要为滑坡场地中部;适宜性差区面积约1.01 km2,约占场地总面积的24.4%,主要为滑坡的中前部;不适宜区面积约1.85 km2,约占场地总面积的45.0%,主要为工程地质条件及施工条件较差区域。评价结果与野外地质环境调查以及场地现状定性判别结果基本一致,具有可靠性,可见改进层次分析法对滑坡场地规划建设用地的分类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春节期间,无论是回乡探亲还是外出旅游,"在路上"成为很多人的常态。今年的春节在2月份,正是乍暖还寒的时节,天气情况十分复杂,还容易出现一些比较恶劣的天气情况,影响我们的出行安全。在天气复杂多变的春节期间,总体的天气状况如何?我们又应该注意防范哪些灾害性天气呢?  相似文献   
9.
气象灾害是不可抗拒和消灭的天祸。中小学师生在彪悍、凶顽的气象灾害面前无疑是渺小的弱势群体。如何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将气象灾害对校园的侵袭与危害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十分重要。该文通过分析福建省气象灾害的种类、时空格局及危害特点,结合大量危害或影响中小学校园的气象灾害实例,对目前中小学气象防灾减灾现状作出科学评价,提出了中小学校园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教育的新对策,以期在未来应对灾害过程中,进一步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提高国家财产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60年代人类发现月球辉光以来,月尘研究成为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关注的焦点。此类研究既包括月尘分布这样的宏观研究,又需要通过像带电粒子运动这样的微观研究透视月尘运动的本质。本文通过分析月球地质运动、小天体撞击溅射等月尘可能的产生原因,利用嫦娥等探月数据对月尘的可能分布情况进行简要推断及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