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75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928篇
系统科学   752篇
丛书文集   1422篇
教育与普及   236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03篇
现状及发展   436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437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708篇
  2014年   2341篇
  2013年   2117篇
  2012年   2761篇
  2011年   3102篇
  2010年   2856篇
  2009年   3203篇
  2008年   3269篇
  2007年   2778篇
  2006年   2299篇
  2005年   2660篇
  2004年   3343篇
  2003年   3772篇
  2002年   2842篇
  2001年   2409篇
  2000年   2084篇
  1999年   1230篇
  1998年   1136篇
  1997年   868篇
  1996年   623篇
  1995年   591篇
  1994年   507篇
  1993年   348篇
  1992年   415篇
  1991年   394篇
  1990年   293篇
  1989年   261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2篇
  1928年   1篇
  1927年   2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安利全球资源和投入将更多向中国市场倾斜,推动中国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上游迈进。2021年3月20日,备受瞩目的2021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有超过130位外方代表参会,为历届论坛中参会外方代表人数最多的一届。本届论坛以“迈上现代化新征程的中国”为主题,围绕“十四五”规划、全球公共卫生、扩大高水平开放、科技创新、健康中国建设等热点主题进行探讨。安利公司已经连续13年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本次与辉瑞公司、武田制药、伊利集团共同受邀参与“健康中国建设新机遇”单元。  相似文献   
2.
特高压技术起源于发达国家,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外至今没有建成具有商业意义的特高压.21世纪初,中国特高压研究取得成功后,发展非常快,已建成和在建特高压工程共计35个,在运及在建特高压线路总长度达4.8万千米.中国发展特高压意义特别重大,发展特高压不仅能实现全国电力均衡配置、降低输电损耗,而且能节约输电材料成本和用地成本.未来特高压在中国发展清洁能源、智能电网及"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亚吉铁路建设的案例研究,探讨了中非经贸合作下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效应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出中国标准缺乏国际认可、中非双方存在文化冲突、对非“全产业链”与投融资需要强化和产业结构相似的结论。同时,对未来中非经贸合作下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从消除文化差异、提高合作层次、加强投融资、改进中国标准、明确合作区发展定位、后疫情时代加快构建更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和加强产能合作并发挥产能优势等角度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结合数字化创新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基于5W2H的分析思路,本文从数字化创新特征(WHAT)、数字化创新研究时间线(WHEN)、数字化创新场景(WHERE)、数字化创新动因(WHY)、数字化创新参与者(WHO)、数字化创新途径(HOW)以及数字化创新代价(HOW MUCH)七个方面对数字化创新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现有研究缺乏对数字化创新动机、内在机理、影响结果等方面的深度挖掘与分析,未来数字化创新的研究方向应更加关注数字化创新的跨领域研究、数字化创新的跨层次分析、数字化创新的本土化研究、数字生态系统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也担负着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为了解数字经济的研究发展脉络,并分析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02~2019年发表的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了文献计量研究,并结合传统的文献阅读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获得研究结果如下:(1)数字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研究焦点,而且自2015年起热度不断上升;(2)数字经济从创新、经济增长、劳动力市场、数字鸿沟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并据此梳理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路径;(3)数字经济是新技术和新思想的重要体现,由此获得一个启示:数字经济将成为我国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重要性,再采用系统GMM和固定效应等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维度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中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显著性和效果高于产业合理化,其次不同维度的数字普惠金融主要是通过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产生作用,最后数字普惠金融在中西部地区产生的作用相比东部地区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生物发酵行业在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在产业升级和产能提升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深入总结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十三五”期间在产业规模、出口情况、科技创新、产业集群、标准体系、绿色建设领域取得的各项成果;从标准法规、核心技术、市场环境三方面剖析了现阶段产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国生物发酵产业的发展机遇,从补齐产业链短板、提升菌种水平、推动智能制造、推进绿色制造节能环保、完善标准保驾护航产业发展五方面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十四五”时期,生物发酵产业将继续保持健康平稳发展,以消费需求引领产品生产,提高市场动力,逐步树立生物助推科技、发酵引领未来的理念,实现让生物发酵赋能健康中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发展林业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碳交易市场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受到广泛关注,发展前景良好,但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与风险。基于贝叶斯网络原理,对林业碳汇项目进行系统风险评价,为项目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核证自愿减排(China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CCER)林业碳汇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多领域林业碳汇专家知识,通过确定网络结构与计算风险参数,构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林业碳汇项目风险评价模型。结合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信息,确定林业碳汇项目风险清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风险贝叶斯网络结构;根据专家对各类风险因子发生概率及影响大小的打分,利用熵权法计算风险因子权重,以此获得每位专家对于风险源及总风险的评价结果,得到贝叶斯网络运行的全部参数。利用构建的风险评价模型,测度CCER林业碳汇项目整体风险水平并判断各类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考虑不同类型CCER林业碳汇项目的特征差异,对该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适应性调整,纳入项目类型节点,通过贝叶斯网络的节点概率模拟功能,计算4类CCER林业碳汇项目的风险值,比较不同类型CCER林业碳汇项目的风险差异。【结果】①CCER林业碳汇项目整体风险值为1.932,四大类风险的风险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风险值分别为2.150、2.022、1.925、1.546;②CCER林业碳汇项目中政策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为林业碳汇交易规则变化、国家减排政策变化;市场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为劳动力价格上涨、土地租金上涨;技术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为项目未能获得签发、项目未能获得备案;自然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为病虫害、森林火灾;③不同类型CCER林业碳汇项目风险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碳汇造林项目、竹子造林项目、森林经营项目、竹林经营项目,风险值分别为2.221、2.121、1.954、1.705。【结论】贝叶斯网络能够综合考虑风险水平及风险影响关系两方面信息,在项目风险评价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当前条件下CCER林业碳汇项目风险水平中等,政策风险与市场风险相对较高,企业主体参与林业碳汇项目投资决策时,应密切关注碳汇市场相关政策变化,对项目风险进行科学评估;有关部门应注重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并提高碳汇市场的稳定性与活跃性;简化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程序,以降低项目开发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9.
在疫情蔓延、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开展旅游数字足迹研究,分析预测旅游消费行为,是推进旅游消费发展、推动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的重要基础工作.作为旅游信息化领域的新兴话题,旅游数字足迹是游客在通讯网络、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泛在网络上留下的海量电子痕迹,真实反映了游客选择偏好和深层次的行为规律.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处于探索阶段.鉴于此,本研究辨析了旅游数字足迹的定义、类型和相关概念,阐明了旅游数字足迹的数据来源、特征和应用,分析了旅游数字足迹在游客人口特征、游客人格预测和游客行为分析领域的热点问题.最后,从理论体系构建、数据来源和预测方法精度等问题出发,对旅游数字足迹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持续激发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消费规模增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刊是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会刊(双月刊),主要刊登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和应用诸方面的学术论文、综述及研究简报等文章.来稿要求未在其它公开发行的刊物或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过.来稿应注意如下事项:1.思想新颖,观点明确,文字精炼,论证严密,不得泄露国家机密.2.用正式的国标简体字,横排书写,文字清晰,标点符号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