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86篇
理论与方法论   93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45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亚赫兹线宽稳频激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已广泛应用于精密光谱与精密测量中,激光的频率稳定度与光谱纯度决定了测量的精度与光谱的分辨率,因此不断提高激光频率的稳定度和减小激光线宽是精密光谱和精密测量研究领域永远追求的目标。文章介绍了亚赫兹线宽稳频激光的原理与一些关键技术,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天文学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学科,其发展主要依靠观测和数据的支持。基于SAO/NASA Astrophysics Data System天文物理学数据系统中高被引文章并结合热点新闻报道,回顾了2018年天文学热点的进展和发现,以观测和基础研究、仪器研制及工具开发两大方面论述了2018年天文学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研究和分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就与当今中国“天眼”--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科学目标--脉冲星的关系。针对宋朝天文学家记录的客星与FAST正在进行的脉冲星观测,详述了宋代客星记录在世界科技史上的贡献;介绍了脉冲星发现历史与基本天体物理特征,以及脉冲星作为FAST科学目标的意义。以客星到脉冲星的千年追寻为线索,探索和尝试回答“李约瑟难题”,认为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共同体的长期探索结晶,中国在科学早期的发育过程中播撒了创新火种,而西方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不断完善了科学体系,其中东西方科技的交流与传播得益于蒙古帝国在丝绸之路的远征与开拓。  相似文献   
4.
关毅 《自然杂志》2016,38(4):287-296
<正>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2016年6月20日公布,使用中国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登上榜首,这是中国"芯"走上自主之路的里程碑式事件,意味着中国掌握了超算制造的主要核心技术。中国超级计算机拥有中国"芯"终于不再是梦想,而是成为了再真实不过的现实。超级计算机是国家科研的一个基础工具,为解决经济、科技等领域一系列重大挑战提供了重要手段,对提升综合国力具有战略意义。然而,无论是当年"天河一号"打破美日占据500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2月12日,也就是农历"破五",中国传统迎财神的日子。这一天,不仅中国,全世界的物理学界都在欢庆,仿佛迎来了它们的"财神"——被预言已经百年的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作为普通大众,我们在被各种社交媒体刷屏的"引力波"洗脑的同时,却很少有人知道,引力波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探测到它需要百年努力?它又能给世界带来什么?本期"专题",我们将追随科学家的视野,一起揭开引力波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6.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概念,但其英文译法至今仍有分歧。这给中华文化的对外推广和传播带来了不便。文章通过比较近代重要中英辞典中的节气译名,系统回顾了中外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努力,发现许多节气名称的译法很早就达成了统一,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别主要集中在对"大/小"的处理和"惊蛰""清明""小满"等少数几个条目的译法上。根据这些关键名词的译法和用词特点,文章将众多辞书中的节气译名分为司登德—季理斐、卢公明—翟理斯和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三个体系。这样就为目前常见的各种节气译名找到了源头和出处,从而为今后的节气译名选用乃至标准化提供全面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毅 《自然杂志》2014,36(2):147-154
要说这两个月来科学界最抢眼的大事,无疑非科学家首次发现早期宇宙急剧膨胀的直接证据莫属。这一突破性的重大发现有望帮助弄清宇宙诞生之谜。一些物理学家甚至认为,这是一项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可以跻身过去25年最重要的宇宙学发现之列。当然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科学进展也让我们无法平静。受控核聚变研究获得新进展,首次实现能量总增益,标志着核聚变能源迈向新时代;基因疗法首次降伏HIV,或可促“功能性治愈”艾滋病;个人基因组测序即将进入千美元费用时代……只想说,这个春天来得正是时候。  相似文献   
8.
安涛 《世界科学》2014,(1):25-26
<正>上海天文台提出的空间VLBI阵列(一期)的概念图,由两个空间射电望远镜与地面望远镜组网,实现几十微角秒的分辨率,能够对黑洞等极端致密天体成像一直以来,浩瀚的宇宙神秘而又令人向往,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目标。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克服千辛万苦,锲而不舍,不断提高观测手段,为的就是更深入了解我们的宇宙,能够"看"得更远,"看"得更清楚。宇宙中高能的天文现象通常与极端致密的天体(如黑洞)密切相关,许多与黑洞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4,(9):34-36
正我们对于宇宙的理解来自长期的观测,而今人类已经站在一个临界点上,或许我们即将发现长久以来一直未能被观测到的东西,这就是引力波。对于这种神秘现象的搜寻已经持续了一个世纪。这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现象,但是长久以来物理学家们一直在争论其是否的确真实存在。1957年,物理学家们认为如果引力波的确存在,那么它必定要携带能量并因此引发震荡。但同样显而易见的是,这些  相似文献   
10.
张天蓉 《自然杂志》2016,38(2):87-93
2015年9月14日,LOGO探测到来自两个质量分别为29个太阳质量和36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人类第一次探测到黑洞并合事件,也是第一次探测到来自宇宙的引力波信号。那么,什么是引力波?什么是黑洞?它们是怎么发生碰撞的?碰撞后又发生了什么?本文将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