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嫩江沿岸采用氧化塘处理污水的特点,为充分利用水环境容量,以流域总量控制的原则为指导,建立了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模型,预测不同流量和不同排污情况下的水质,确定不同流量下给定水质目标的临界距离和允许排污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嫩江——齐齐哈尔江段浮游植物与底栖动物指标的分析,为评价嫩江水质污染状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加格达奇水文站历年右滩地实测资料,点绘嫩江水系、甘河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经分析后确定一条历年综合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以确保发生大洪水、特大洪水时,在因某种原因不能测到滩地流量时,用来满足滩地推求流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1998年松嫩洪灾成因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中最北部的一条河流,流域面积546万km2,有南北两源,南源为第二松花江,河长959km,流域面积78km2;北源为嫩江,全长1370km,流域面积283km2。在三岔河汇合后称松花江,从黑龙江省西南部斜贯全省,在东北部同江县汇入黑龙江。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山脉的伊勒呼里山,自北向南穿过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地带,右岸为大兴安岭东坡,左岸是小兴安岭西南坡和松嫩平原。百年以前,这里分布着茂密的辽阔森林、草原和沼泽,百年的开发史使这里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基地和主要的重工业木…  相似文献   
5.
根据嫩江干流尼尔基水文站1955—1973年天然日径流资料,采用Eckhardt递归数字滤波算法进行地下径流分割计算.在径流分割过程中,对于滤波方程主要参数最大地下径流指数IGF,max的率定,本文首次提出了滑动最小值试算法.计算结果表明:嫩江流域尼尔基水文站地下径流指数IGF约为0.66,其中枯水期IGF约为0.88,丰水期IGF约为0.64.  相似文献   
6.
首次在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以西地区嫩江组三段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利用地震、钻井以及测井资料在嫩江组三段识别出3个准层序组、11个准层序;对原有岩性地层对比中存在的穿时性做了校正,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核心,运用精细地层划分和对比技术,建立区域、油田乃至油藏级高精度地层对比格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松辽盆地嫩江组岩芯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发现在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地区嫩江组二、三段湖相泥岩层段中,具有一定角度自东向西的前积结构,地震剖面中底部同相轴表现为中强振幅、高连续反射、叠瓦状特征;每个层序可分辨出4~6个主要由泥岩构成的前积层,有的顶积层存在顶超现象,延续性相对较差;岩性组合中泥质组分含量高,砂质组分含量低。经研究认为,这种具有一定角度前积结构的富泥贫砂沉积是高悬浮载荷河流入湖而形成的泥质三角洲沉积。建立了嫩江组湖泊沉积环境中发育的泥质三角洲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嫩江组二、三段物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岩芯观察描述以及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从岩石矿物成分、砂体平面展布、重矿物组合以及锆石-电气石-金红石指数(ZTR指数)、泥岩颜色区域分布等方面对物源方向进行了判断。综合分析表明:松辽盆地北部嫩江组二、三段沉积时期物源随时间变化有所变化,但变化不大。嫩江组二段沉积时期物源主要来自东方;嫩江组三段沉积时期物源除东部来的物源外,东北部物源对盆地北部物源体系也参与贡献,物源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嫩二段晚期盆地北部地层隆起。松辽盆地北部在嫩江组二、三段时期主要存在着3个方向的物源:东北、东部以及西部物源。嫩江组二、三段沉积时期,东部物源为主要物源,在嫩江组三段沉积的中后期,东北向物源出现并与东部物源共同起主导作用。西部物源在嫩江组三段沉积的中晚期出现,影响范围小。  相似文献   
9.
松辽盆地是我国最大的陆相含油气盆地.由于缺乏充分的证据,对松辽盆地是否发生海水侵入长期以来存在争论.首次在松科1井嫩江组一、二段发现较多的有孔虫化石,经鉴定有底栖钙质壳有孔虫Gavlinella sp.,Anomalinoides sp.,Pullenia sp.,底栖胶结壳有孔虫Haplophrag-moides sp.,Karrorulina hokkaidoana,Clavulinoides sp.,以及浮游有孔虫Archaeoglobigerina blowi,Archaeoglobigerina cretacea,Hedbergella flandrini.这些有孔虫均是晚白垩世海相地层中广泛分布的类型.浮游有孔虫确定化石产出地层时代限于Coniacian晚期至Santonian期.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有孔虫化石为松辽湖盆嫩江组一、二段沉积期湖海沟通事件的发生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嫩江东关桥的施工,介绍小桥基础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处理方法和小桥伸缩缝的改进两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