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2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682篇
系统科学   553篇
丛书文集   482篇
教育与普及   6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6篇
现状及发展   105篇
综合类   1173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584篇
  2013年   496篇
  2012年   592篇
  2011年   653篇
  2010年   618篇
  2009年   687篇
  2008年   771篇
  2007年   741篇
  2006年   554篇
  2005年   519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484篇
  2002年   542篇
  2001年   478篇
  2000年   392篇
  1999年   339篇
  1998年   325篇
  1997年   310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283篇
  1994年   233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液相无焰燃烧法在500℃反应1 h,然后在600℃二次焙烧3、6、9 h和12 h制备了尖晶石型Li1.05Ni0.05Mn1.90O4正极材料.结果表明,不同二次焙烧时间制备的Li-Ni复合共掺材料没有改变LiMn2O4的尖晶石结构,随着焙烧时间的增加,颗粒尺寸增大,结晶性提高.二次焙烧时间为9 h的Li1.05Ni0.05Mn1.90O4样品的颗粒尺寸约为70~100 nm,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 C(1 C=148 mA·h·g-1)倍率,初始放电比容量为94.8 mA·h·g-1,400次循环后展现出72.15%的容量保持率;在5 C下初始放电比容量可达到89.7 mA·h·g-1,800次循环后,仍能维持70.79%的容量保持率.并且具有较小的电荷转移电阻和较低的表观活化能.Li-Ni复...  相似文献   
2.
为了应对快速增长的带宽需求,解决非线性效应限制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 passive optical network,WDM-PON)系统的传输距离和信道容量,尤其是四波混频(four-wave mixing,FWM)效应的问题。通过实验与仿真研究了25 Gb · s-1 · λ-1非归零码(non-return-to-zero,NRZ)信号经过25 km标准单模光纤(standard single-mode fiber,SSMF)传输时,FWM效应对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信道间隔为200 GHz的12个波长传输系统中,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信道之外,其他信道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都不能达到前向纠错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的门限1.0 × 10-3。因此,在制定5G前传系统波长分布和信道间隔时,应充分考虑FWM串扰。  相似文献   
3.
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作为现代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焦点.本文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首先研究了公司规模、每股收益、营业收入、流动负债和高管持股比例作用于高管薪酬不同分位点处的条件分位偏效应,结果表明它们在不同分位水平下的影响各异;然后为了获得这些因素的一般边际影响,利用无条件分位回归分析了它们的无条件分位偏效应,结果指出公司规模、每股收益和营业收入与各个分位水平的高管薪酬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而流动负债则为负相关,高管持股比例与低分位水平的高管薪酬正相关而对中高分位水平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对相关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每个影响因素的条件和无条件分位偏效应有所区别,并且无条件分位偏效应的解释意义更具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超高层建筑建造过程中,常用测量机器人监测中间楼层的监测点的变形。削弱建筑晃动影响对于监测结果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为此,首先提出一种利用楼顶卫星接收机测量建筑晃动情况,通过内插得到中间楼层瞬时晃动影响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方法对多期监测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获得更加稳定的监测结果。将处理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后监测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因果中介分析是通过中介变量识别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机制。在单中介变量的因果模型下,通过中介变量建立起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结构方程,利用极大似然方法获得结构方程中参数估计以及间接效应估计,并由delta方法获得间接效应估计量的渐近正态分布。在有限样本下处理了模拟研究,模拟研究的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估计表现良好。最后,应用提出的方法通过DNA甲基化位点分析社会经济指数对体重指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使用耦合了平板海洋的三维大气环流模式, 探究理想条件下极地增温放大现象的产生机制。实验中关闭海冰和云的辐射效应, 固定地表反照率, 并将海洋经向热量输送设置为零。通过控制地表蒸发的有无, 模拟湿大气和干大气两种情形。模拟结果显示, CO2浓度加倍后, 湿大气环流模式中存在极地增温放大的现象, 而干大气环流模式中不存在这种现象。在干大气环流模式中, 地表增温幅度基本上不随纬度变化, 即均匀增温。湿大气环流模式中, CO2浓度加倍导致的直接辐射强迫和水汽反馈导致的辐射效应都是热带比极地更强, 唯一能够解释湿大气中极地增温放大原因的是从赤道向极地的大气能量传输增强。在干大气环流模式中, 从赤道向极地的热量输送及其变化比湿大气弱很多, 因此无法支持极地增温放大现象。干大气中的均匀增温是CO2的直接辐射强迫和普朗克效应相互竞争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 与水汽相关的经向热量输送是地球极地增温放大的关键因素, 而在基本上没有水汽的火星上, 可能不会出现极地增温放大现象。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0—2016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并分为东部、中部、西部,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三类创新主体(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而且高等院校人员投入对创新绩效影响较大,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发挥的创新效果较好。从短期来看,引进研发人员对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产出影响较大,但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创新主体参与创新活动的绩效差异性明显。  相似文献   
8.
9.
10.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综合违法过街时间收益、安全风险、经济处罚和管理成本,分析了过街行人、管理部门的得益,分别构建了行人过街决策演化博弈模型和过街行人与管理部门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在过街行人群体内的博弈中,按人群到达顺序的不同区分为两个群体,先到的群体在违法过街和守法等候两种决策中选择,后来的群体在跟随与不跟随中选择,分析这两个群体的收益与风险从而建立博弈矩阵,并分析在各种情形下所达到的博弈平衡,揭示了行人过街的机理。在行人与管理者的博弈中,在警力资源有限、考虑管理成本的情况下,得出了双方的博弈收益矩阵,并揭示了各种处罚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