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轴流导叶式旋风管内气固两相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为研究颗粒分离机理,提高分离性能,采用五孔球探针测试仪及等动采样法对轴流导叶式旋风管内气固两相流速度与压力分布进行了测量,并分别对不同导流锥和排尘结构参数下的纯气流流场及颗粒浓度场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旋风管内气流切向速度分布呈典型的准Rankin涡结构,固相颗粒分布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径向分为近壁的密相区与中心的稀相区。减小导流锥下口内径,采用带有排尘侧缝的单锥排尘结构有利于旋风管内颗粒的分离。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分雷诺应力模型对柱状旋流分离器气体单相流场中的旋转涡核边界分布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阐述涡核的衰减形态,考察升气管直径、入口面积以及筒体长度变化对旋转涡核边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零轴速包络边界与旋转涡核边界分属不同面,二者分布于升气管投影面的两侧;旋转涡核在分离器中的自然终止形态是涡核尾端弯曲终止于壁面,并沿壁面做圆周运动;涡核边界宽度随升气管直径的减小、入口面积的增大而减小;当筒体较短时,在较大跨度的升气管直径分布内,涡核边界沿轴向近似成柱状分布。筒体长度增加会使切向速度沿轴向产生衰减,涡核边界在升气管入口区域向外扩张,沿轴向向下逐渐收缩。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和调控模具自由曲面的加工效率与质量,提出了机器人辅助连续进动气囊抛光方法;运用运动学原理,推导了行切法加工方式下的切向速度数学模型;基于Preston方程,建立了连续进动气囊抛光材料去除模型;通过MATLAB仿真技术,分析了其它工艺参数一定的条件下,进给速度和叠加次数对气囊抛光切削方向分布和材料去除特性的影响;以材料快速均匀去除为目标,获得了优化进给速度v=0.7mm/s和叠加次数n=3.最后,通过机器人辅助气囊抛光系统,进行了试验对比验证,与仿真结果吻合,证实了连续进动气囊抛光方法应用于模具自由曲面抛光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压气机喘振是燃气轮发电机组启停过程中最容易发生且最有危害性的故障,调整压气机进口导叶开度能改善机组启停过程的不利特性,下面浅析压气机喘振的成因和可调进口导叶能在启动机组过程中预防喘振的原理.  相似文献   
5.
聚驱螺杆泵采油井产出液是含有聚合物水溶液的油水混合物,这种产出液在螺杆泵采油井的抽油杆和油管所形成的环空中的流动可视为粘弹性流体偏心环空螺旋流。本文在利用变系数二阶流体描述粘弹性流体流变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粘弹性流体偏心环空螺旋流的控制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法对上述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了该流动的轴向速度、切向速度分布,并分析了环空内管自转速度、偏心度及压力梯度对轴向速度和切向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旋转气流是旋风器流场的重要特征。有效工作区是准自由涡区,其特性为urn=常数。旋风器工作性能的严重弊病是除尘空间狭窄,能量利用很不充分。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轴流旋风分离器的性能,主要分析2.5~6m/s风速下叶片间距、旋转角度及排尘间隙对旋风分离器阻力和切向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旋风分离器的阻力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叶片旋转角度对旋风阻力影响不大,但旋转角度的增加可增大最大切向速度;叶片间距变化对阻力和切向速度的影响很大,在6m/s风速下,叶片间距12mm较16mm时阻力增加31.1%,切向速度增大11%;排尘间隙变大可明显增大阻力,对切向速度影响较小.叶片间距为16mm,叶片旋转圆周角为90°,排尘间隙为7.15mm的旋风分离器对A4粗灰的分离效率可达85%以上.本研究结果为轴流旋风分离器几何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速度矢量分析法,揭示了绝对光速、相对光速和光源速度的关系,给出了光波波长变化与光源的切向速度和视向速度的关系式,并得出如下结论:(1)光波波长的变化由光源的切向速度和视向速度共同决定;(2)多普勒效应是上述关系式的一个特例;(3)当光源的视向速度为0时,光波波长的变化完全由光源的切向速度决定,其切向速度越大,光波的波长越短;(4)当光源的切向速度和视向速度都不为0时,在一定条件下光波波长不变.  相似文献   
9.
飓风是中-α尺度系统,强风暴天气在飓风的分布不均匀,主要出现在眼墙区,眼墙区的气流结构及发生机理是飓风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张大林等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登陆美国的飓风Andrew(1992)过程的精确数值模拟基础上,使用高分辨率模式输出资料进行了中尺度运动学分析,进而动力诊断了飓风眼区,眼墙及螺旋雨带区的梯度风不平衡,指出眼墙内深厚径向外流的发展是由深厚超梯度加速度造成的,因此飓风的梯度风不平衡对飓风发展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