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60篇
  免费   2319篇
  国内免费   2438篇
系统科学   2947篇
丛书文集   2921篇
教育与普及   117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18篇
现状及发展   364篇
研究方法   6篇
综合类   6668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835篇
  2022年   831篇
  2021年   867篇
  2020年   1202篇
  2019年   1263篇
  2018年   594篇
  2017年   991篇
  2016年   1184篇
  2015年   1934篇
  2014年   3992篇
  2013年   3731篇
  2012年   4370篇
  2011年   4615篇
  2010年   4453篇
  2009年   4670篇
  2008年   5900篇
  2007年   5226篇
  2006年   3403篇
  2005年   3364篇
  2004年   3007篇
  2003年   2376篇
  2002年   2457篇
  2001年   2083篇
  2000年   1588篇
  1999年   1490篇
  1998年   1197篇
  1997年   1016篇
  1996年   951篇
  1995年   839篇
  1994年   785篇
  1993年   623篇
  1992年   489篇
  1991年   499篇
  1990年   508篇
  1989年   456篇
  1988年   297篇
  1987年   202篇
  1986年   111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6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精制装置所采集的325个数据样本,运用R型聚类法得到建模的25个主要变量,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了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汽油辛烷值(RON)损失的预测模型.首先,利用3σ准则去除异常值等方法对原始数据样本进行预处理.其次,根据统聚类法中的R型聚类法,利用相关系数法和最大系数法分别确定指标变量之间的相似性度量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变量,得到降维后的25个主要变量.再次,以辛烷值损失为因变量,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十折交叉验证法,得到了辛烷值损失预测模型.最后,对回归模型和回归系数分别进行了假设检验,验证了所构建的辛烷值损失预测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GI/G/1→/G/1串联排队系统,该系统由两个单一服务器串联而成,系统的到达过程是更新过程,两个站的服务时间服从一般分布。由于系统的到达时间间隔和服务时间服从一般分布,导致很难用解析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系统的到达时间间隔和服务时间的三阶矩,文章分别将两个站的到达过程近似为MAP,服务时间近似为PH分布,从而将GI/G/1→/G/1排队系统近似为MAP/PH/1→/PH/1排队系统,构建相应的马尔可夫过程,采用矩阵几何解的方法求解系统的平均排队时间等数量指标。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文章提出的近似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病例对照母子对数据常用于研究母亲和子代的遗传效应以及环境风险因子对产科和早期生命表型的影响。回溯似然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如孟德尔遗传、母亲环境因子(协变量)在给定母亲基因型下与子代基因型的条件独立性,从而有效地提高统计推断。如对母亲基因型和环境变量之间不作任何关系假设,则相应估计量比较稳健。而假设母亲基因型和环境变量独立下的估计量可以显著提高统计推断效率,但是当独立性假设不成立时会有系统偏差。本文通过对上述基于回溯似然的两个估计量进行适当的加权,得到了两个经验贝叶斯(empirical Bayes,EB)估计量,这两个EB估计量可以直观地平衡统计效率和稳健性。我们对两个EB估计量建立渐近正态性,并利用该渐近正态性构建遗传效应和基因-环境交互效应的置信区间和显著性检验。模拟和实际数据分析说明了我们新方法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水泥基复合固化剂对重金属混合污染土的固化稳定效果及其与单一重金属污染土的固化效果差别,探究锌和镉离子之间是否有协同或拮抗作用,采用水泥、石灰、粉煤灰和蒙脱石等作为复合固化剂,通过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毒性浸出试验、X射线衍射分析(XRD)以及电镜扫描分析(SEM),研究锌镉混合污染土在不同固化剂掺量下的强度特性与浸出毒性、pH值与浸出毒性间的关系、重金属混合污染土与单一重金属污染土的固化效果差异,并通过XRD和SEM分别对固化产物的成分和形貌进行微观分析,进而分析固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用生石灰、粉煤灰、海泡石、蒙脱土替代等量水泥可使固化产物的强度提高;Zn2+与Cd2+之间不存在拮抗作用,Cd2+的存在还会有助于Zn2+的固定;重金属离子的浸出浓度随浸出液pH值的增大而明显降低;固化效果好的样品相较于固化效果差的样品有更多的针状、网状等较为致密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采用2011年和2014年各两周的上海移动手机信令数据,通过跟踪分析识别出居住地、就业地发生变迁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数据可视化、描述性统计、定量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同一批变迁居民的通勤行为进行跟踪研究,以此对其中存在的“自平衡”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该变化特征与城市空间之间所存在的联系。研究表明:总体层面,从平均通勤距离变化以及过剩通勤率变化方面来看,居民在进行居住地、就业地变迁时均存在通勤“自平衡”的特征与趋势;个体层面,原通勤距离越远,通过居住地、就业地变迁以改善自身通勤关系追求通勤“自平衡”的效果越明显;就业地变迁居民的通勤“自平衡”特征相较于居住地变迁来说更加显著;空间集合层面,职住关系较差的居住区、就业区,存在总体的“自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6.
针对分析用户感性评价时出现的数据采集范围不够广、成本高、数据准确性低、非结构化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情感分析的工业设计感性评价方法,以纯电动汽车为例,构建电动汽车造型感性意象的预测模型。首先基于情感分析量化用户的主观评论,获得感性意象评分,然后针对纯电动汽车的造型特征,提取了与传统内燃机汽车存在差异的主要设计要素,最后通过数量化理论I建立感性意象评分与设计要素的映射模型。以电动汽车设计方案优化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为5.41%。该方法符合用户的主观认知,能够有效预测用户对方案的感性评价,从而辅助设计师根据感性评价优化产品设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板集群化短焊钉抗疲劳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4个单钉和2个群钉疲劳推出试验,将短焊钉疲劳寿命与国内外规范中的焊钉S-N曲线进行比较,并结合塑性损伤有限元模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短焊钉疲劳破坏表现为根部剪断和周围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局部压溃;集群化短焊钉疲劳寿命较单钉减少26.9%,在疲劳加载过程中抗剪刚度退化显著快于单钉,当加载次数达到疲劳寿命的12.0%附近时,抗剪刚度比减小至16%左右;AASHTO规范有较大的安全储备,相比之下日本规范(JSCE)与试验结果最为接近,安全富余较少。此外,疲劳荷载下集群化短焊钉根部循环应变幅大于单钉,而且周边UHPC的塑性损伤累积分布更大。  相似文献   
8.
开展了14根高强超高延性混凝土(high-strength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HS-ECC)梁的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了混凝土类型、纵筋配筋率和是否配置箍筋三因素对配筋梁弯剪性能的影响。基于平截面假定和材料本构关系,计算了配筋HS-ECC梁的受弯承载力。基于国内外规范,计算了无腹筋HS-ECC梁的受剪承载力。最后,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HS-ECC梁的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有腹筋梁均为受弯破坏,随着纵筋配筋率增大,试件极限荷载和刚度逐渐增大,而延性未显著降低,配筋HS-ECC梁较普通混凝土梁具有更优异的裂缝分散能力和抗弯性能;无腹筋HS-ECC梁的破坏模式随配筋率增大由受弯破坏转变为受剪破坏,梁受剪承载力和刚度增大,但延性逐渐降低;配筋HS-ECC梁受弯承载力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HSECC梁有限元模型可有效模拟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  相似文献   
9.
10.
提出一种压缩空气与抽水蓄能耦合的新型储能系统,包括压缩空气部分(CAES)和抽水压缩空气部分(PHCA),可实现压力能的梯级利用,改善两部分的各自运行工况,具有较高的电-电转化效率,同时也为浅层废弃隧道及洞穴利用提供了新途径。针对该系统的结构特点,首先对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分析表明:新型系统的电-电转化效率为53.82%,能量转化效率为41.06%;PHCA部分具有较高的效率,CAES部分具有较高的容量和储能密度。随后,对能量运转较为复杂的CAES部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ES部分的主要输入能量来自于压缩机(76.05%),最大损失发生在高压储气空间的节流(23.33%)和蓄热器的蓄热(22.9%)过程。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增加两储气空间的压力差和提升再热温度均可以提升系统的性能,而提升再热温度的收益最大,系统的电-电转化效率最高可达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