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5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过去的土地城镇化而言的,其核心是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如果农业人口能够有序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就可以解决,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就能逐步变为现实,农业现代化方可实现.但在农民市民化的同时,又可能加剧城镇建设用地的短缺.所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农地制度改革是绕不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农地发展权视角下的农地征收与耕地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为此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是并没有从“根”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二者之间的矛盾。本文以农地征收为突破口,分析现行征地制度的弊端,并从设置农地发展权、改革现行征地制度、完善农地产权制度的视角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农用地非农化过程的利益驱动力主要来自地方政府、村集体及农户,中央政府在制度和政策方面表现出控制该倾向,并以合肥市为实例量化分析。然后对控制农用地非农化过程的利益约束和配套约束机制提出设想,指出利益约束机制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5.
在我国,农地需要在集体内部进行平均分配,为了满足平等的要求,一般会根据土地的肥力、距离等因素进行分块,再好坏搭配均分给农户,这就使得我国农地的细碎化问题非常严重。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如何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保障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平罗县的土地信用合作社是在这方面的一次很好的尝试。文章分析了其创新意义,存在的制约因素并给出了相关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6.
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求是》2014年第19期刊登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全面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高起点上继续增产,更要发挥好科技增产的潜力,着力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文章提出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是解决"谁来种粮"、发展现代农业的应对之策,也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协调的含义,把人口城镇化与产业非农化的协调发展解读为两者的同趋性、互动性、协调性,并通过聚类分析、VAR模型、协调度C模型和协调发展系数D模型,在实证层面对这三个特性进行解读,我们得出:云南省人口城镇化与产业非农化的发展虽然表现出高度的相关性,但是两者在空间维度上并未实现同趋分布;再次二者的互动作用不明显,尤其表现在人口城镇化对产业非农化的发展促进作用不明显;最后我们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观测云南省人口城镇化与产业非农化的协调度问题:16州市中除昆明外,其余15州市均表现出不协调的特性。这些研究结论将为推进云南地区人口城镇化与产业非农化的协调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叶宇 《科技信息》2008,(23):164-164
近年来,农村城镇化,工业园区建设不断走高,农地征用频频开展,但在这过程中所凸显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将结合现行的土地制度及激励机制分析农地征用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分配所存在的问题,并探寻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土地租用是近年来农地流转中出现的新问题,现行政策和法律均未涉及这一问题,本文就此问题出现的原因、条件、利弊等从法律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农地承包权流转必须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才能实现规范、有序;同时农地承包权流转与社会公共利益紧密相关,因而必须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农地承包权流转应当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应当受到诸如农地拥有数量、农地利用人资格等多方面的限制,同时也从理论、实践等角度对这些原则和限制的合理性及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