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3篇
系统科学   32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基于视频的人脸检测及识别是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本文使用了一种方法对视频中的人脸进行检测。在收集检测后的人脸模型后,本研究训练了一个轻型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并使用该模型来进行人脸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为高效地检测出人脸。  相似文献   
2.
针对人脸识别中单一特征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问题,提出了基于MBC和POEM特征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在归一化的人脸图像上提取MBC编码图和POEM编码图,在每个编码图块上生成特征向量,应用线性判别分析对特征向量进行低维映射,并对其进行赋权相加得到最终相似度.所提算法在FERET的Dup1,Dup2,Fb和Fc 4个测试库上取得了较高的识别率,分别为93.77%,90.60%,99.58%和99.49%;在误识率为0.1%的条件下,在4个测试库上的认证率分别为95.70%,92.31%,99.75%和100%,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互补子空间线性判别分析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随机子空间,提出了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互补子空间线性判别分析方法. 与Fisherface和零空间线性判别分析相比,该方法同时在主元子空间和零空间中进行判别分析,并在特征层融合这两个子空间的判别特征. 根据最适宜的零空间状态构建随机子空间,随机子空间的融合在决策层进行. 多个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线性判别分析中的小样本规模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实际人脸识别系统需要满足实时性的应用需要,探讨了在图形处理器(GPU)硬件架构基础上的基于主成分分析(PCA)人脸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结合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的计算平台,通过将算法中耗时长、适合并行的部分过程映射到GPU上并行执行改进系统的加速实现.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CPU平台的串行实现,基于GPU的实现在整体上能够获得约5倍的加速,而两个执行并行的模块能分别获得最大20倍和30倍的加速.  相似文献   
5.
为增强对姿势、表情、光照等变化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加权的分块局部保持投影人脸识别算法.算法先对样本图像分块,对分块得到的子图像利用局部保持投影算法分别提取局部特征信息,并利用k近邻点的类标信息和样本影响力函数计算各分块子图像的权重.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抽取图像的局部特征,对人脸表情和光照条件变化较大的图像表现尤为突出,在AT&T和Yale人脸库上的比较实验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LB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阈值算法用于人类面部识别.提取图像的每个子区域的LBP,根据子区域图像自身的情况设定阈值,利用该阈值提取纹理特征,同时融合信息熵对分解的特征层进行直方图加权,在FERET人脸数据库上进行的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鉴别能力和对噪声干扰的更强的鲁棒性,能够有效提高图像检索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用传统方法进行人脸识别的识别率不够高的问题,本文在人脸识别中采用正则化正交匹配追踪算法(ROMP),并把其与基于NN,匹配追踪(MP),正交匹配追踪(OMP)的人脸识别算法进行了对比.该算法能一次从冗余字典中选取多个原子,并能够通过正则化准则对选取的原子进行再次筛选,获得最优的原子.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特征提取方法和训练样本数改变的情况下,基于ROMP的人脸识别算法的识别率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人脸图像中姿势、表情和光照等因素对人脸识别的影响,引用了一种基于脉冲发放强度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不同人脸图像具有不同的灰度特征,将人脸图像输入PCNN模型后可以得到各个图像特定的脉冲发放强度矩阵。实验利用脉冲强度矩阵作为人脸特征,并结合距离分类器——余弦距离进行人脸识别。仿真实验表明,基于强度PCNN模型提取的特征能刻画出人脸的细节,对于不同姿势、表情及面部明显遮挡物的人脸图像,具有较好的识别结果。该方法对于复杂人脸图像特征的提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测地线类人脸识别算法速度慢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测地线环带特征点采样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首先根据测地线距离以鼻尖点为中心在人脸表面绘制一系列等距测地线环; 再对测地线环带进行特征点采样构成人脸描述特征, 并进行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运算和去相关处理; 最终使用投票法融合各环带单独结果以识别人脸。在FaceWareHouse 表情三维人脸数据集上进行的识别实验表明, 该方法识别准确率与传统测地线法相当, 而识别时间有明显减少, 平均识别时间由2. 55 s 降至0. 624 3 s。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波变换和小波神经网络的3D遮挡人脸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小波神经网络的3D遮挡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对待检测人脸的深度图像进行小波变换,计算各层小波变换系数与数据库中平均人脸深度图像的小波变换系数之间的距离,通过阈值分割得到遮挡区域的二值掩膜,进而得到人脸的遮挡区域;然后,对非遮挡区域提取小波变换系数,构建小波神经网络分类器,依据小波网络的人脸空间距离进行3D遮挡人脸识别.仿真实验表明,该文方法对3D人脸的有意遮挡和无意遮挡的鲁棒性强、识别性能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