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7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49篇
系统科学   115篇
丛书文集   189篇
教育与普及   10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35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及其变种叶片养分重吸收效率,旨在揭示主要养分元素的生态适应机制,以期为毛竹及其变种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毛竹及其变种[黄槽毛竹(P. edulis cv. Luteosulcata)、花毛竹(P. edulis cv. Tao Kiang)、厚壁毛竹(P. edulis cv. Pachyloen)、金丝毛竹(P. edulis cv. Gracilis)]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竹龄(1、3、5 a)叶片化学计量特征与养分重吸收效率。【结果】毛竹及其变种C、N 含量差异较小,P含量波动性较大。不同竹种相同竹龄立竹间成熟叶和凋落叶C、N、P含量差异性较大,1年生竹种叶片养分含量较高,随着竹龄增加,竹种适应能力逐渐下降。毛竹及其变种相同年龄立竹间、同一变种不同年龄立竹间叶片化学计量比存在一定差异性。1、3、5年生花毛竹叶片N、P重吸收效率较高,年龄对除厚壁毛竹外的其他毛竹及其变种叶片N重吸收效率影响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而不同年龄毛竹及其变种叶片P重吸收效率波动性较大。【结论】研究区毛竹及其变种生长受P元素的限制,毛竹及其变种随竹龄的增加适应能力有所变化,花毛竹适应性较强,厚壁毛竹则对土壤的依赖性较大。  相似文献   
2.
跳频通信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军事装备的抗干扰和抗截获能力,使得跳频对抗技术面临严峻的挑战。为解决传统形态学跳频信号参数估计方法中结构元素选择困难问题并提高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形态学的跳频信号参数联合盲估计方法。首先,对跳频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获取谱图。然后,从其时间轴投影中获取结构元素尺寸的知识, 设计自适应形态学滤波器抑制谱图噪声, 提取跳频图案初步估计跳频参数。最后, 引入最小二乘估计方法, 对跳频周期和跳变时刻进行精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同时估计出跳频频率、跳频周期和跳变时刻, 不需要其中某一种参数作为先验条件, 在复杂的通信环境也能够保持良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ddRAD-seq测序技术研究波叶杜鹃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探讨种群演化历史,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回归引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波叶杜鹃在居群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e=0.226 7±0.002;π=0.241 0±0.003 2),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处于中等水平(FST=0.062 6). AMOVA分析表明,总遗传变异中有98.42%的变异来自居群内,居群间的变异仅占1.58%.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163 6±0.002和0.226 7±0.002,居群内近交系数(FIS)为0.222 0±0.022 2,所有居群均表现出杂合子缺失.聚类分析表明,6个居群可归类为2个类群,大多数个体(98.8%)谱系清晰.在近期的进化过程中,波叶杜鹃的有效种群大小(Ne)在持续下降,直到约1000年前.波叶杜鹃在物种和居群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选择和育种利用的潜力较好.遗传分化水平中等,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由于近期冰期气候环境的变化,再加上人为活动(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导致波叶杜鹃的生存环境逐步恶化,使得该物种面临极高的灭绝风险.从对...  相似文献   
4.
绿色的菠菜、紫色的紫甘蓝、红色的西红柿,它们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里面含有不同的色素。那么这些色素能当染色剂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下面的实验会告诉你。  相似文献   
5.
春天到来,漫山遍野的花又开始绽放。把喜欢的花拍下来,是许多人观察和认识植物的最佳途径。如果你有高大上的单反,配上微距镜头,调大光圈,能很好地拍出植物特征清晰、背景虚化的效果。但并非只有单反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持有普通的数码相机以及手机,只要在拍摄的时候注意些小技巧,都可以让你成为拍花达人。  相似文献   
6.
连翘叶绿茶制备及活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升连翘叶的开发,将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的连翘嫩叶加工成连翘叶绿茶。对连翘叶绿茶、桑叶绿茶和信阳毛尖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连翘叶绿茶含水量为36 mg /g。微量元素含量较高,茶多酚为172 mg /g,氨基酸为13.23 mg /g,咖啡碱29.3 mg /g,总黄酮26.48 mg /g,总木脂素19.76 mg /g,以及总三萜酸6.15 mg /g。具有较强的清除 DPPH 自由基的能力,这表明连翘叶绿茶含有丰富的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探讨油橄榄叶提取物(olive leaf extract,OLE)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分子机制.将50只健康小鼠分正常组、模型组、OLE低剂量组、OLE中剂量组和OLE高剂量组.用高脂饮食9周建立小鼠NAFLD模型.造模第2周起用OLE(250mg/kg、500 mg/kg、1 000 mg/kg)进行灌胃治疗8周.利用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脂肪酸β氧化限速酶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组织CPT-1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OLE干预后,肝脏CPT-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OLE可通过提高CPT-1表达水平来调控肝细胞脂肪酸β氧化发挥作用,抑制NAFLD损伤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Nested阵列以其大阵列孔径和更多自由度的优点,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但大多集中在对窄带、平稳信号的波达方向(direction-of-arrival,DOA)估计,针对宽带信号,特别是非平稳宽带信号的研究较少。本工作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应用DOA矩阵方法,提出一种Nested阵列二维测角算法,不需进行二维非线性搜索和参数配对,可实现对宽带线性调频信号的空间波达角精确估计。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航空器飞行轨迹数据的质量和规模是提高民航运行规律分析效率的基础。为了在尽可能保留原始轨迹运动特征的情况下实现对轨迹的规则化表示,减少对内存空间的占用,提出了包括等间隔采样、固定点数采样、自适应采样的重采样方法和基于傅里叶描绘子的轨迹重构方法。通过对比重构轨迹与原始轨迹在运动特征等细节的差异,分析每种方法的优缺点。针对飞行轨迹簇的聚类问题,基于固定点数采样结果,利用层次聚类法实现对重构轨迹的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能够利用小规模数据有效表示航空器的飞行轨迹,并成功应用于轨迹聚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碳和养分循环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森林凋落物分解研究主要关注森林优势树种.虽然蕨类植物是亚热带森林林下层的重要组分,占林下层大量的生物量,但其凋落物分解过程很少被关注.本研究用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12种常见的蕨类叶和细根进行分解实验,监测分解113, 198, 386和586 d后的碳氮磷释放动态.结果表明:蕨类叶与细根初始碳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叶的初始氮磷含量均显著高于细根.多数物种叶的碳氮磷释放速率显著快于细根,且叶的碳氮磷主要表现为简单的直接释放模式,而细根的碳氮磷释放则表现出直接释放、富集-释放、富集-释放-富集、始终富集等复杂模式.氮、磷残余率随碳残余率的变化格局分别受初始氮、磷含量的影响.叶与细根间碳氮磷残余率的相关性表现出不同的格局:碳残余率在分解113, 198和386 d后均为显著正相关,但586 d后关系不显著;而磷残余率除在113 d时关系不显著外在其他时间点均显著正相关;但氮残余率在整个分解过程均无显著关系.该结果表明地上地下分解速率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元素类型及分解时间有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量化蕨类植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和养分循环的重要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