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06篇 |
免费 | 599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21篇 |
丛书文集 | 36篇 |
教育与普及 | 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篇 |
现状及发展 | 12篇 |
综合类 | 278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4篇 |
2024年 | 63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90篇 |
2021年 | 141篇 |
2020年 | 145篇 |
2019年 | 141篇 |
2018年 | 148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63篇 |
2015年 | 90篇 |
2014年 | 119篇 |
2013年 | 96篇 |
2012年 | 131篇 |
2011年 | 126篇 |
2010年 | 85篇 |
2009年 | 151篇 |
2008年 | 133篇 |
2007年 | 162篇 |
2006年 | 142篇 |
2005年 | 123篇 |
2004年 | 143篇 |
2003年 | 96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80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动态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提出了一种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实时路径规划方法。利用神经网络表示机器人的工作空间,每个神经元都只有局部侧连接。目标点位置神经元具有全局最大的正活性值,该活性值通过神经元之间的局部侧连接逐渐衰减地传播到整个状态空间,障碍物及其周围区域神经元活性值则被抑制为零。目标点全局地吸引机器人,障碍物局部地将机器人推开实现避障,从而能够在动态环境下产生最优规划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2.
3.
4.
5.
6.
针对一类欠驱动串联机械臂,基于其动力学方程的变换,提出了一种分步控制策略。该策略首先利用全驱动关节与欠驱动关节之间的动力学耦合,驱使欠驱动关节达到理想位置进而对其进行锁定。由于欠驱动关节理想夹角的随机性,使得锁定欠驱动关节后的机械臂成为一结构不确定系统。针对此类系统,结合迭代学习和耗散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无源-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方法,使其能够进行轨迹跟踪。通过对三连杆机械臂的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7-DOF核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与仿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实现7-DOF核工业机器人在空间相贯焊缝探查作业过程中平稳、连续及控制的实时性,提出采用五次多项式函数进行轨迹插补,避免通过求解Jacobian逆矩阵实现从欧氏空间到关节空间轨迹规划结果的转换而涉及矩阵求逆等繁杂运算。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运算量小,能够实时计算机器人运动的位移、速度与加速度,并生成运动轨迹。结合实际探查的空间相贯曲线,对各关节的运动轨迹进行了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保证关节角度、角速度及角加速度的连续性,保证了机器人工作的平稳性,能够满足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人的视觉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人类两眼的协调运动、辐辏运动、前庭动眼反射、视机性反射和滑动性眼球运动等视觉机能进行研究,以简化人类复杂的视觉神经网络及其反馈控制系统,并建立起仿人形机器人两眼的运动模型和控制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仿人形机器人两眼的运动模型和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动物的节律运动具有规则的运动形式和良好的稳定性、适应性,因此这种运动方式适合用于腿式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针对四足机器人难以协调控制的问题,通过对高等动物神经学理论和节律运动的研究、改进与仿真,设计了一种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的运动控制方法,并借助Matsuoka振荡神经元模型建立了完整的四足机器人坊生运动控制网络模型.以自激行为产生不同相位的节律运动信号并控制执行器进行相应的动作,实现了一系列典型的四足机器人运动步态和足端轨迹的生成与转化,有效地解决了机器人四足协调运动控制的难题,提高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运动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由于空间环境使空间机器人具有一些地面机器人所没有的特点,研制各种空间应用机器人,不断推进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本文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初步分析了空间机器人系统,包括机器人学科层次体系,空间环境一般特点与空间机器人,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系统工程一般方法论,以及空间机器人系统工程步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