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92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4篇 |
丛书文集 | 473篇 |
教育与普及 | 45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1篇 |
现状及发展 | 10篇 |
综合类 | 386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61篇 |
2014年 | 173篇 |
2013年 | 163篇 |
2012年 | 182篇 |
2011年 | 256篇 |
2010年 | 287篇 |
2009年 | 310篇 |
2008年 | 348篇 |
2007年 | 335篇 |
2006年 | 292篇 |
2005年 | 253篇 |
2004年 | 275篇 |
2003年 | 210篇 |
2002年 | 248篇 |
2001年 | 247篇 |
2000年 | 158篇 |
1999年 | 98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9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1950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阳达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3(4):62-64
<正>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是新的挑战又是新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更是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是成人高教顺应历史发展和满足社会需要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祖国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作为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使中华民族能够战胜难以想象的困难和经受住无数自然与社会的风险的考验。当然,“爱国主义”是属于历史的范畴,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4.
陈会芬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4)
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近代西方文化、"五四"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现代文化几个文化阶段的分析,透视出文化变迁对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影响,体现了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国家“八五”重点教育科研课题“建立中国教育文献数据库”的子课题“建立全国高教研究期刊及论文数据库”的研究内容,系统的功能和应该具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自学考试的关键是要端正学习态度,讲究学习方法,合理选择专业和课程,加强考前准备和考后总结。提高应考技巧。 相似文献
7.
政策资助、学生交费,还有企业投资,这三种方法,哪个最好?就在《民办高校促进法》颁布实施的前几天,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在赛特饭店举办了促进民办高等教育高级论坛,与会人员认为,该法案的出台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里程碑,但是与会专家的心里清楚,中国民办高校在融资上仍存在较大问题.他们把融资问题归结为:政策资助、学生交费,还有企业投资,这三种方法,哪个最好呢?2003年9月1日,酝酿4年之久的《民办高校促进法》终于正式实施。该法案首次明确规定:“民办学校出资人可以取得合理回报”,媒体称这是“对国家主义教育观的突破”,将大大推动中国民办高… 相似文献
8.
杨路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4,(7):53-55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国家创新体系和人力资本强国建设的重要前提基础,如何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是当代高等教育必须直接面对且很好解决的重大课题。研究并汲取境外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对于探索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路径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美国密歇根大学以其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及科研实力享誉世界,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高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三个理论依据: 教育产生于社会生产劳动;高等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高等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王毅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6(11):1-2
通过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好十七大精神,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统一办学思想;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学风建设;进一步从严治教,规范管理;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改革.把大理学院建设成为省内先进、在国内和南亚、东南亚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学型区域性综合大学,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思想品德优良、基础理论扎实、个性充分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力争做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